欢迎来到“吉林福音时报”,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吉林长春、吉林、四平、辽源、通化、白山、松原、白城、榆树、德惠、蛟河、桦甸、舒兰、磐石、公主岭、双辽、梅河口、吉安、临江、扶余、洮南、大安、延吉、图们、敦化、珲春、龙井、和龙等各市发生的最新资讯。

主页 > 新闻 > (文化)消失的长春老字号——玉茗魁

(文化)消失的长春老字号——玉茗魁

来源:吉林福音时报作者:阙永春更新时间:2020-10-19 13:40:02 阅读:

本篇文章3028字,读完约8分钟

1880年,河北昌黎的老朱家在长春开了一家名为“玉明斋”的茶店。生意蒸蒸日上,但是靠玉明斋赚大钱很难。当时长春农副产品丰富,长春是农副产品集散地。农民需要来长春卖农产品,回购工业品和日用品。看到商机,老朱家于1889年在长春南街创办了一家名为玉明奎的百货商店。俞明奎和俞明斋在东部互不衔接,也就是独立核算。朱家所倚重的是俞明奎。

(文化)消失的长春老字号——玉茗魁

很少有人知道长春的旧名玉明奎。这是清末在长春开的一个旧名,从此兴盛至民国;到伪满前期,玉明奎达到顶峰。后来由于战争和时局的影响,俞明奎逐渐衰落,最终消失。本期长春,我们来看看老名字余明奎是如何一步步兴盛起来的,以及国商在乱局中的无奈——

一家零售店发展成为著名的批发商店

玉明奎位于南街头道街和二道街之间的东侧。店铺开业之初,只有一间店面平房,后来业务发展,逐渐扩大到10室。从1934年到1940年,是俞明奎发展的全盛时期。它在南街有三个庭院。第一个是玉明寨南侧的南师一堂大院;二是玉明寨院;第三个是余明夔院。在这些院落中,前门市在南街东侧,后院大门在番面胡同。余明奎还在后院员工宿舍建了一栋灰面批发楼和一栋红砖楼。三楼批发部的上层是仓库,主要从事布匹和百货的批发业务;二楼是员工宿舍楼;一楼是厨房,餐厅,仓库。

(文化)消失的长春老字号——玉茗魁

清末北洋军阀时期,俞明奎是长春有名的华人经营的批发百货店,从业人员不下三四百人。批发业务方面,跑赢了后来的太法河,利润也超过了太法河等日系店铺。

低价策略

余明奎锁定目标客户

说到玉明奎的繁华,不得不提它的“龙头掌柜”陈锡三。余明奎的第一个“岭东掌柜”,也就是总经理,名叫刘永年。陈锡三当普通店员的时候,因为善良,能力出众,受到刘永年的赏识。后来因为刘永年年老体衰,需要有人继承,就推荐陈锡三为接班人。陈锡三没有辜负刘永年的推荐。余明奎在他的管理下大放异彩,陈锡三成为当时长春商界的知名人物。

(文化)消失的长春老字号——玉茗魁

已故长春地方编年史家于启元,与陈锡三有关。他告诉记者,陈锡三沉默寡言,但遇事沉着果断。根据俞明奎当时面向农民的特点,他坚持“薄利多销、廉价销售无信用、面向农民、面向县乡”的经营理念。俞明奎以低价拿下了生意。为了保证低价,俞明奎试图减少中间环节。当时玉明奎在大连、上海、营口、安东(现丹东)、图们、沈阳、日本都有常驻人员,负责从当地采购,直接从原产地采购。进价低,售价自然便宜。俞明奎淡季进货,旺季销售。虽然利润微薄,但他仍然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当他们从日本订购棉布时,他们要求制造商将500根经纱的规格改为400根经纱的规格,但质量没有下降。当他们被运到长春出售时,价格比其他人便宜。

(文化)消失的长春老字号——玉茗魁

喝茶前抽烟

余明奎的好客

另外,玉明奎位于长春南门,面对南关大桥。当时南门和南关桥在南街的下坡。其他镇县的农民一进城就到了这里。大的车店大多集中在这一带,农民习惯称之为“南大屯”。这个地区还有许多其他商店。其他国家和县的人可以在这里买到他们需要的所有东西,他们不必去商业港口。

当年的商埠太法河百货、振兴河商场,以大众为主,产品比较高端。那里的售货员穿着整洁漂亮,站在玻璃柜台后面,通过提问和回答来接待顾客。农民不喜欢这种待客之道,而余明奎对到来的农民“先抽烟后喝茶”,让他们觉得亲切。农民在玉明奎购物,不仅对服务满意,对商品质量也很放心。人们总是高高兴兴地来,满载而归。余明奎的大受欢迎不仅增加了在网点的销量,还派出了无数志愿宣传员,于是他的名声不胫而走,在长春各行各业声名鹊起。

(文化)消失的长春老字号——玉茗魁

余明奎也很注重小贩的实力。在当时,小贩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农村喜欢余明隗嚣的商品,所以商贩购买余明隗嚣的商品是很自然的。经常从玉明奎进货的小贩有20多个。做小贩的人,没有便宜的东西不会来,没有占便宜的东西不会走。有的小贩只买四分之一捆的各种布料,享受批发价。测量刻度应放松,布应留下。这些便宜的东西可以满足他们。逢年过节,余明奎还准备了各种辣椒、八角、香菇等。,这样小贩们就可以一次性买到农村每年所需的节日用品。长春周边县市和黑龙江省南部部分县市的商贩也是玉明奎批发商品的对象。

(文化)消失的长春老字号——玉茗魁

当时中国人经营的大商场,如太法河、振兴河、宝泰昌、日本人经营的三中京百货、保山外办、俄国人经营的邱琳公司等,都与俞明奎竞争,但俞明奎依靠薄利多销、面向农民批发等县域的经营方针,与这些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经营,使其始终保持优势。太法河也想做批发生意,专门成立了太法栈,但是跟不上俞明奎。正因为如此,长春的商业中心虽然逐渐北移至商埠,但俞明奎也保持了商业优势。

(文化)消失的长春老字号——玉茗魁

分工

一百年前,老牌商业品牌都是这样运作的

曾在玉明奎生活避难的俞启元先生描述了玉明奎的分工和管理方法。和很多早期的商家一样,俞明奎的投资人被称为“业主”或“东方人”,投入的资金是“货币股”,一般不参与“柜台事务”,即一般的管理工作。雇佣的经理“载人”管理企业。掌柜的人属于“西”,西头叫“岭东掌柜的人”,是企业的总经理。其他掌柜的各有分工,负责某一方面的业务。店家按月领工资,年终结算有盈余时,可以参与分红,可以作为“体股”。每三年落户一次,东西分为四六个部分,也就是东六西四。

(文化)消失的长春老字号——玉茗魁

1938年,为了适应日伪统治的需要,余明奎的“东方司库”陈锡三由个人经营改为法人经营,即组织形式改为股份有限公司,这样就更容易按营业额对老账征税。店主下面,有工作人员和店员。他们被称为“劳动者”,简称“劳动者”。他们只赚工资,不参与分红。下面是学徒,都叫“年轻”。他们的数量约占商店员工总数的40%。对于“年轻”的进入,必须有证明人和店铺担保。青年学生创业三年期满后,可以转为正式劳务费。大多是河北昌黎县、滦河县、长汀县人,经常和掌柜有关系。那时候的关系更靠谱,更好管理。

(文化)消失的长春老字号——玉茗魁

余明奎对员工素质要求严格,员工要稳重、诚实、可靠。如果他们表现不好,即使他们有能力,也不会被任命。岭东掌柜以下的店家都有分工,他们的“体股”也叫“员”。“成员”的数量取决于他们的贡献、地位、责任和能力。余明奎在用人上实行了“筛选法”。通常店主批评员工,就叫“打官司”。对于犯大错误的员工,通知介绍人收回辞退。千万不要管用户或者推广人,不准走后门。如果只有能力差,和用人单位关系深的人才能留住,那就不能升职加薪。前面柜子里有个掌柜,叫“站在大厅里的掌柜”,相当于现在的“大堂经理”。他负责接待顾客和来访者,防盗,监督售货员的言行。

(文化)消失的长春老字号——玉茗魁

衰落

形势既混乱又困难

余明奎的衰落始于1941年,当时伪满洲国政府实行物资管制,发布“7月25日”停价令。百货、杂货等行业沦为“分拨店”,商品供应被切断,限量、限量、限量供应。从此,余明奎失去了任何独立运营的空间,日常开销很难维持。东北光复前夕,余明奎只有空府、空架和空遗址。

东北光复后,因为市场复苏,俞明奎依仗老的名声,出现了转机。陈锡三也通过紧缩开支、出售闲置房产、扩大新股等方式努力筹集资金,试图重组。但由于局势不稳,交通不畅,货源单一,农民购买力难以提高,俞明奎举步维艰。1946年长春第一次解放时,余明奎的店成为国民党警察大队保卫南关的总部。1947年后,长春工商倒闭,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陈锡三也不得不离开长春回老家避乱,而留下的店铺由副经理扶持管理。

(文化)消失的长春老字号——玉茗魁

长春解放后,俞明奎的老店因生命力旺盛而无法恢复,不得不退出长春的商界。后来余明奎在长春的老同事用余明奎的伏笔开了一家粮油店,叫“新余明奎”,但和原来的店和朱的家庭无关。这家粮油店也在后来的运动中倒闭了。从此,长春历史上盛极一时的俞明奎彻底消失了。


标题:(文化)消失的长春老字号——玉茗魁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吉林福音时报介绍

吉林福音时报立足本地,服务市民,是吉林省内比较知名的互联网媒体传播媒体之一,专业的编辑、记者团队为网民提供新鲜、真实、有用的新闻资讯。在吉林福音时报不仅可以看到最快最全的长春新闻资讯和生活信息,还将要闻、焦点、社会、民生、财经、房产、汽车、教育、健康、旅游等一网打尽。特色鲜明、内容丰厚的吉林新闻网让您的视野丰富多彩,让您的生活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