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吉林福音时报”,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吉林长春、吉林、四平、辽源、通化、白山、松原、白城、榆树、德惠、蛟河、桦甸、舒兰、磐石、公主岭、双辽、梅河口、吉安、临江、扶余、洮南、大安、延吉、图们、敦化、珲春、龙井、和龙等各市发生的最新资讯。

主页 > 新闻 > (文化)红色主题创作 重新成为一股力量

(文化)红色主题创作 重新成为一股力量

来源:吉林福音时报作者:阙永春更新时间:2020-10-20 11:04:01 阅读:

本篇文章3502字,读完约9分钟

在刚刚结束的2019年,红色经典艺术和主题创作尤为引人注目。无论是创作者的最新定位,学术专著,还是新闻头条天价,“红色主题创作”似乎迎来了新的高潮。

灵感来自毛泽东的诗

李可染Juju以创纪录的2.9亿元成交

在保利2019年秋季在北京举办的“中国现代书画夜展”拍卖会上,李可染的巨型建筑“万水千涂山”以9800万元起拍,最终以2.07亿元的佣金以1.8亿元成交,成为2019年世界上最昂贵的中国现代书画,创造了李可染作品近8年拍卖的最高价格。同时也是目前李可染第二高价作品,李可染拍卖记录保持者为“万山红边”,于2012年北京保利春拍中以2.9325亿元换主。

(文化)红色主题创作 重新成为一股力量

由中国著名绘画大师李可染以毛泽东的诗《沁园春·长沙》为灵感创作的《万山红遍》曾以2.9亿元的价格售出,并于2012年那年春天成为最贵的中国艺术品。《万水千山图》和《万山红边》是同年绘制的,重要性和精彩程度相当。这幅画表达了1964年创作的诗意长征。画面横向展示,山峦叠叠,如高低尖牙,高低不平,雄伟壮丽。红军队伍沿着狭窄的山路从左向右穿越画面。山用浓墨重彩写成,染成暖红。块面厚实稳固,中间穿插着空白形成的山路和水路。从深墨和赭石到留白,色调的变化平衡了画面沉重的体积。整个画面结构规整,笔触精准,气象万千。它是一部集文学性、艺术性和时代意义于一身的精品,是新中国美术史上的里程碑,是艺术家个人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杰作。

(文化)红色主题创作 重新成为一股力量

《万水千山》是新中国美术史上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也是李可染个人创作过程中的一部重要代表作。20世纪60年代初,李可染纵贯南北,总结出“采其一,炼其十”,一种不同于水墨画的新景观图式应运而生。《万水千山》考虑到李可染几年的旅行和写生经历,画面既有新的时代感,又有传统感。李可染画的是“万水千山”,超越了写生山水的视觉界限,见千里。

(文化)红色主题创作 重新成为一股力量

去年11月13日,李可染最大的山水画《井冈山》于2019年秋在中国卫报拍摄,并以1.38亿元的价格登上新闻头条。李可染最大的自救电影《井冈山》,起源于1976年应外交部邀请专门为使馆绘制,由外交部赠送给日本“唐人馆”。2015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唐人馆井冈山亮相,轰动一时,经过激烈竞价,创下1.265亿元的纪录。

(文化)红色主题创作 重新成为一股力量

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重叠

收藏者热衷收藏,使得价格上涨

李可染以井冈山为题材的山水画,主要集中在70年代初和1977-80年代。这些作品不仅仅是由于特殊文化环境下的无奈选择,更是苦心经营的杰作。那时,空就像黑夜中的星星,闪耀着光辉。“文化大革命”后期,李可染很可能连续创作了几十部“井冈山”,分别冠以“井冈山”、“井冈山,革命的摇篮”、“井冈山主峰图”等不同的称谓,而其机构的创作日期大多在1976年,可见李可染对一个课题的反复思考和推演。

(文化)红色主题创作 重新成为一股力量

李可染画的井冈山题材作品,无论是为纪念馆创作的《井冈山主峰》或《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等早期作品,无论是巍峨的山峰还是一系列山峰,都画出了深深的层次感,表现出了山的泥泞、沉重和沉重的感觉。而这一切,都来源于画家对表现对象的深刻理解,以及扔掉笔墨时的真情实感。井冈山成为艺术家艺术创作的重要情结。直到80年代,他还画过类似的题材,如1984年在北戴河画的《井冈山主峰图》。

(文化)红色主题创作 重新成为一股力量

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在接受采访时说,李可染的红色主题山水画在拍卖市场上的价格一直很高。重要的原因是,在李可染的所有作品中,以此为主题的作品非常特殊。以此为主题的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点,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所以,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重叠,使得这类作品,比如万山红遍,一直受到市场的追捧。“李可染的作品中这类作品并不多,但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藏家希望获得这样的作品(如上海龙美术馆、香港藏家都非常热衷于收藏这类作品),从而使这类作品在市场上的价格上升。”

(文化)红色主题创作 重新成为一股力量

反映了共和国70年的发展历程

关山月的作品展现了岭南画派的笔法

在1949年以后的美术史上,李可染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个案。从徐悲鸿的《从世界和平大会上听到南京解放的消息》,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杨之光的《人生第一次》,到方增先的《每一粒都是辛苦的》,黄舟的《野雪》,刘文熙的《祖辈四代》,再到八九十年代周思聪的《人民和总理》,一大批经典作品涌现出来,成为重要的大众视觉记忆。

(文化)红色主题创作 重新成为一股力量

陈履生的新书《共和国图上的红色经典》于去年国庆前夕出版。是继《新中国美术史》、《红旗飘飘:20世纪主题绘画创作研究》等之后的又一部主题创作专著。全书分大事业、骨干、建设、农业、军事五卷,《领袖》卷即将出版。

对于“红色经典”,陈履生称之为“延安以来的主题创作”:“主要是指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政治诉求的主题创作。包括抗日战争时期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创作,这些作品涉及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以来的各种政治运动和生产建设。包括以毛泽东形象为主题的作品、毛泽东的出生地以及表现毛泽东诗歌和革命圣地的作品,我们称之为“主题创作”,它们在主题上有其特殊性。"

(文化)红色主题创作 重新成为一股力量

“红色主题创作”的历程反映了民国70年的发展。在1955年的第二届全国美展上,当关山月的《新修公路》、天蚕土豆的《建筑工地之行》、石鲁的《古长城外》、张学夫的《化洪为水利》、岑的龚雪的《木筏》等作品出现时,这些与建筑主题相关的作品展现了艺术家在中国画由写生向表现新生活转变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

国画不再是文人学者的一种自恋,这种展现时代风貌的作品也为“新国画”在新社会赢得了重要地位。这期间水电站、盘山公路、铁路穿山等。在国家建设项目大多是在高山上进行的,人们的建设热情为山水画的发展创造了重要的机遇。关山月的《新开发的高速公路》依然透露着岭南画派在深山中的笔法。但画面中的道路、汽车、电线杆等都是以往山水画中没有出现过的意象,它们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较小,并不影响作品与传统山水画的联系。这些作品虽然画面结构差异很大,但都以同样的方式展现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建筑主题,显示出“新山水画”在时代的启发下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

(文化)红色主题创作 重新成为一股力量

陈履生认为,围绕这些新的主题,出现了一些新的绘画方法,这已成为这类主题创作的特点。简单来说,就是融合了西方的造型和色彩,包括空投资等。,这使得中国画在现实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从而远离了中国画美学的一些基本要素。

感谢国家的宣传

地域艺术创作唤醒红色记忆

新时期,主题创作并没有过时,而是越来越受到时代的重视。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出现了一种希望回归中国画基本审美规范的思潮。陈履生认为,事实上,新中国以来的转型之后,中国画再也不可能回到过去,所谓回归传统是一种理论理想。

陈履生说:“在当今多元社会,不仅有传统题材创作的延续,也有一些山水、花鸟作品像传统文人一样表现出个人的心境和特点。简而言之,这个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现在社会的要求,使得本已在世纪之交呈现衰落的主题创作,重新形成了一股新的力量。这是一个又一个基于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项目,使得这种题材创作呈现出新的趋势和新的力量。”

(文化)红色主题创作 重新成为一股力量

近年来,随着国家重大主题创作的发展和推广,许多地方也纷纷模仿国家艺术创作项目,开展区域艺术创作项目。参与其中的画家主要以叙事为特征。2019年,马万东、廖、陈、李碧妍、冯公乐等画家随羊城晚报艺术研究院团队赴龙川写生、采风,尝试以“十万挑夫赴赣南”为主题进行主题创作。马万东和廖选择了石径密林,轻松的环境中隐藏着紧张的气氛,使得人物环境和故事脉络更加贴切;李碧妍和冯公乐的版本,以一个有点写意的长卷形式,刻画了这个经典的红色故事。

(文化)红色主题创作 重新成为一股力量

据羊城晚报艺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龙川红色革命的故事很多,如“抢救香港文化名人”、“红军留守三年”、“十万挑夫赴赣南”等,在广东乃至全国都是绝无仅有的,应该充分发掘、大力宣传、广泛传播。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攻占香港。包括茅盾、邹韬奋、何香凝、柳亚子等避免在香港生活的文化名人,都处于危急关头。周恩来指示廖承志等组织营救他。1942年,大救援拉开帷幕,文化名人在风中露宿。在地下党和游击队的帮助下,他们涉水越过了许多封锁线,突破了各个关卡,最终来到了重要的中转站龙川县。前后用了半年多时间,安全撤离敌占区,转移到抗战后方。陈铿的《抵达龙川——1942香港文化名人救援》将画面的颜色转为暖色,表达了漫长而难忘的红色记忆:“民族脉络的宝藏,文化精英的救援与保护,天空中的云彩,我想象着巨龙腾飞。”

(文化)红色主题创作 重新成为一股力量

在这方面,陈履生提醒说,目前相关主题创作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于我们今天的画家如何超越以前画家的作品。“目前,许多画家的创作在题材研究、材料掌握和创作水平方面总体上有所下降。其实很多作品并没有超越之前画家创作的经典作品。"


标题:(文化)红色主题创作 重新成为一股力量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吉林福音时报介绍

吉林福音时报立足本地,服务市民,是吉林省内比较知名的互联网媒体传播媒体之一,专业的编辑、记者团队为网民提供新鲜、真实、有用的新闻资讯。在吉林福音时报不仅可以看到最快最全的长春新闻资讯和生活信息,还将要闻、焦点、社会、民生、财经、房产、汽车、教育、健康、旅游等一网打尽。特色鲜明、内容丰厚的吉林新闻网让您的视野丰富多彩,让您的生活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