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吉林福音时报”,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吉林长春、吉林、四平、辽源、通化、白山、松原、白城、榆树、德惠、蛟河、桦甸、舒兰、磐石、公主岭、双辽、梅河口、吉安、临江、扶余、洮南、大安、延吉、图们、敦化、珲春、龙井、和龙等各市发生的最新资讯。

主页 > 新闻 > (文化)吕铮:我用自己的方法还原警察的常态

(文化)吕铮:我用自己的方法还原警察的常态

来源:吉林福音时报作者:阙永春更新时间:2020-10-21 04:16:02 阅读:

本篇文章4046字,读完约10分钟

写完《三叉戟》后,吕征看完电视有点舍不得离开老警察——不管完美与否,他们陪伴自己两三年,成了朋友。现在,他们已经从吕征的世界中消失了,但他们已经进入了观众的心中。

根据郑路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三叉戟》已经成为一个热点。三名退休警官回到前线,联手瓦解金融犯罪集团。曲折、环环相扣、悬念迭起,形象地刻画了三个具有典型意义的警察形象。

从24岁写小说,12年12部小说,到三叉戟的完成,这是吕征第一个创作阶段的结束。之后又停了两年半,业余时间在中央戏剧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学习,重新释放警察知识。目前小说《三叉戟2》的《沉湎四海》和《隐藏的战线》将陆续出版,《无所遁形》和《神秘探索》也已进入出版流程。郑路自信地说,他对这本新书非常满意,并相信看过的读者能感受到他的成长。

(文化)吕铮:我用自己的方法还原警察的常态

中国读报:三叉戟的影视改编赢得了很好的口碑。这部小说是你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吗?

吕征:“三叉戟”是我36岁时写的。那是我当时对世界的看法。描述的人物过于极端,黑白分明。《三叉戟》和之前的作品相比,技术性更强,可以算是那段时间训练的结束。三叉戟的文字是人老了,对老警察充满了悲哀。写完就没有了之前的兴奋感和突破感,影视也特别流畅。三年后我们改编的时候,把极端人物降级了,抓住了案件的灵魂,没有让案件的描述抢走人物。重点领域反复推敲,取了一条黄金分割线——世界上真正的人并不极端。一切文艺作品都是不完美的。改编后我们自测这部剧能得80分,和豆瓣的分数基本一致。

(文化)吕铮:我用自己的方法还原警察的常态

小说是个人作品,电视剧是团队的共同努力,是群体智慧的呈现。从导演到演员,都是质感的提升。从小说到影视改编,为我打开了很多镜子,可以反映下一个创作。小说的出版可能会印刷几万册,通过影视改编可以让成千上万的人看到。同类型电视剧,都是倒着写的。别人的案子离奇,我们看重人情;别人把坏人写成黑社会老大,我们写的是远离江湖,有江湖情怀的“复杂人性”。

(文化)吕铮:我用自己的方法还原警察的常态

中国阅读报:所以材料对你来说不是问题?

吕征:除了所谓的物质,还有对生活和世界观的反思。我是一个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的业余作家。我去陆源读书几个月,陆源教的是写作以外的东西;我去学习编剧的知识。戏剧的逻辑教学是系统化的,我在努力打通各个领域的知识。回来就复习小说,减少因创作者兴趣点造成的无用对话和拖延。在新小说里,我慢慢的建立了自己的警察世界。海城是一个怎样的城市?可能是副省级城市,靠海,有山,有乱点...当你把虚构的世界变得真实、立体,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从文本中选词不是我的兴奋,而是以感性为种子,慢慢给种子浇水施肥,最后放到特定的情境中,让它从种子长成大树,而不是主题先行。

(文化)吕铮:我用自己的方法还原警察的常态

中国读报:写作有什么障碍吗?

吕征:重复。我不想继续同样的套路,只是一个模式创造,对我来说意义不大。如果在两三年内干一个熟悉类型的案子,那就没意思了。喜欢新案例,有突破感。我对自己的看法不同。写作更多的是你能否点燃自己的激情。在《没什么好隐瞒的》之后,我写了《神秘探索》,写了南林失忆;新小说会写大数据办案,对我来说是一个新鲜有趣的故事。我一直在改变叙事方式,不是停留在一种类型。《警校风暴》是我的第一次突破。《巴士大侦探》是我第一次全编,《疯狂大侦探》完全是好莱坞式的写作,我现在特别喜欢。虽然当时文笔很差,但是故事核心很厉害。我是个野人,不以写作为生。在警察圈,如果你是作家,别人会另眼相看。

(文化)吕铮:我用自己的方法还原警察的常态

中国读报:“以不同的眼光看别人”在这里不是褒义吗?

吕征:当然。在警察圈,如果你是作家,你会被划入另一个范畴。我也是业务干部,所以还是知道自己警察的身份。但是三叉戟体现了大量警察的理念。如果你正面宣传警察是什么,观众收到的效果很差;我的身份是警察,我用自己的方式把很多口号变成行动,给读者和观众正能量。三叉戟播出后,一个警校的孩子说:“陆先生,我很迷茫,毕业后怎么办。既然知道了,就应该去一线当警察。听到这个消息我很高兴,这比拿什么奖都重要。我告诉他们,如果一个警察处理不了一个案子,他就没有价值。

(文化)吕铮:我用自己的方法还原警察的常态

【/s2/】中国读报:相比原著,电视剧的改编性很强。我以为小说会比电视剧更文艺,其实好像不是。作为一个业余作家,现在的创作状态是怎样的?

吕征:我根本不认为自己是个作家。写小说只是让我的案子变得有趣。我花很多时间办案,每天写一万字,晚上八点到凌晨一点,七天补十万字再改。五年都做不了专业作家。

年轻的时候一直想得到别人的称赞,现在已经确定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在我创作的某个阶段,我会反思。在鲁文学院读书最大的收获,就是结束了我作为一个业余作家对前路的迷茫,打破了我对文学的神秘感。我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怎么做。哪个主题让我印象深刻,我会尽力去解读和创作。现在觉得自己更轻松了,创作完全回到了自己原来的内心。毕竟我的职业是警察,警察的特点之一,我永远不会相信别人或者自己,我唯一相信的就是证据。别人的意见不能左右自己的生活,而应该听还是不听。记得去绿源的时候,有个同学跟我说:“你看起来像个讲故事的人。”后来想想,一个讲故事的人也没什么不好。只要更多的人能听到我的故事,他们就会开心。

(文化)吕铮:我用自己的方法还原警察的常态

中国读报:看来你的作品很受影视行业的欢迎?

吕征:我的写作与文学有关,但它与电影和电视更密切相关。从我第一部小说开始,我就带着影视故事的想法。《疯狂动物城》第一场,前奏响起,兔子上了火车出发,然后画了动物城的地图,充满了技术性。把人类共同的情感加入到理性的框架中,这是我最喜欢的讲故事的方式。

我在三叉戟里用了很多情节来说明警察在复杂社会中的存在。在做剧本之前,我又做了一次采访,补充了一些小说里没有的东西。既要采用神,也要采用形,既要采用形又要采用神,包括春雪和下巴丽人。只有把它们整合构建起来,加上自己的判断,才能混进人物的种子里。比如我和老刑警聊天,说我是怎么破案的。听了我怎么吹经济调查,他不服气,说:“你知道什么是刑警吗?刑警是最好的警察!”有时候是动作。比如聊天的时候,如果他对你不好,他会45度看你……生活中的素材不是组织编剧听案例,没用。

(文化)吕铮:我用自己的方法还原警察的常态

中国读报:可以看到,比如三个主角刚进警察营的时候,回答“你为什么想当警察?”,他们不同的回答特别肯定,也特别感动。你是怎么理解警察的?

吕征:我和我的合作编剧希望通过影视剧告诉大家警察在做什么,警察是什么,中国警察是如何生活和处理案件的。

16岁的时候选择了警校。当我举起右手宣誓时,热血沸腾。当警察的初衷是因为警察在我眼里是英雄。警察第一天去打架现场,发现双方都不喜欢警察。我不知所措。老警察告诉我:别人不仁,你得学会搬凳子,让自己舒服。不要对事情感到高兴,不要难过,冷静的时候就能控制局面。警察的性格让我无论是写作还是办案都做出了理性的判断,这对我的创作和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

(文化)吕铮:我用自己的方法还原警察的常态

中国读报:《三叉戟》描写不同时代的警察,年轻警察吕征的出现是隐喻性的。

吕征:警察现在做什么?当疫情发生,凶杀案发生时,冲上前去的是警察。他们是维护城市和平的底线,是黑白之间的一道墙。然而,现在有些作品要么丑化警察,要么杀死他们。对于普通人来说,警察在和平时期受到良心的诱惑和考验是不可想象的。警察并不冷硬,他们只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穿上制服就有使命感。每个人都有两面性。崔铁军是个穿制服的督察,回国也是个普通人;许朱郭是最勇敢的人,但他在女人面前很胆小;潘江海是剧中的一个审前选手,他一直控制着场上,但他控制不了自己的生活……我写的是普通人。我用自己的方式写警察,恢复他们的常态。如果这三个角色不是警察,他们也可能是职场剧里的“三叉”,这可能是引起人们共鸣的原因。

(文化)吕铮:我用自己的方法还原警察的常态

小说中的吕征代表了一种传统,是一个功能性的人物。他的父亲是公安英雄,他的身上延续着警察的热血。三叉戟总有一天会结束,但他们的精神会延续到年轻一代的警察身上。通过师父教导弟子的过程,传达了警察的理念。如果没有吕霄的存在,这些词会显得过于教条和格式化。

中国读报:长期以来,公安作品大多被归为通俗文学。介意吗?

吕征:对我来说没关系。我的写作很有趣。如果不好玩的话,没必要开灯通宵。年轻的时候想追求人生的极致,现在的创作慢慢的封闭了,向前看,环顾四周——人生没有那么强烈的对抗。我只是写我自己和我身边的警察。我想让更多的人了解警察和他们的生活。

【/s2/】中国读报:复读是你的“瓶颈”,但从专业角度来说,这么多素材,复读的可能性似乎不大。所以,瓶颈是不需要任何努力就能跳过去,还是踮脚就能跳过去?

吕征:不是因为成长,而是因为你找到了突破的方法。每当你砸碎一层窗纸,回头看看自己的经历,原来只是在一个狭小的房间里,狭小而生闷气,砸碎窗纸看院子是前进了一步;从院子到更广阔的世界,会走得更远。如果我在30岁之前自发学习,那么在30岁之后,我会发现更多看待自己写作和生活的方式。像《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从江南七怪到洪七公,都是我向往的生活。写作给了我第二种可能。职业警察和文字相濡以沫,给我一种生活感。瓶颈中的每一次突破都通向更高的境界。

(文化)吕铮:我用自己的方法还原警察的常态

中国读报:能说说三叉戟2吗?

吕征:我写过三个年轻时的老警察。体制和社会不一样。包括警察,是一个全新的故事。我写的是我的师傅,从师傅身上转移过来的警察精神。怎么抓人怎么办案一直没有总结,这是我对平常生活的充实,也是我自己的感悟。三叉戟是经典的三幕结构。现在我的三叉戟2比较复杂,既遵循传统结构,又力求突破。我做了半年的材料细分工作。我想确定每一个场景都有经典的语言。我把自己两三年的积累放在一个拉幕的结构里,用父母的短语言写读,很舒服。不是我没有技术,而是我掌握了。

(文化)吕铮:我用自己的方法还原警察的常态

我们曾经认为有一天我们会成为他们和英雄。但是那天我发现还是和他们不一样。每一代都不一样。这才是生活的真实状态。忠诚和坚持在不同的时代是不同的。刑警面对匕首和枪口,经济调查面对乳房和金钱。如果遇到陌生人,谁能有时间听我说?我学会了写小说的技巧。这个人花钱听我告诉他们什么是警察,成千上万的人陪你听,帮你解读,这不是很了不起吗?这是我最大的动力。

(文化)吕铮:我用自己的方法还原警察的常态


标题:(文化)吕铮:我用自己的方法还原警察的常态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吉林福音时报介绍

吉林福音时报立足本地,服务市民,是吉林省内比较知名的互联网媒体传播媒体之一,专业的编辑、记者团队为网民提供新鲜、真实、有用的新闻资讯。在吉林福音时报不仅可以看到最快最全的长春新闻资讯和生活信息,还将要闻、焦点、社会、民生、财经、房产、汽车、教育、健康、旅游等一网打尽。特色鲜明、内容丰厚的吉林新闻网让您的视野丰富多彩,让您的生活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