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吉林福音时报”,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吉林长春、吉林、四平、辽源、通化、白山、松原、白城、榆树、德惠、蛟河、桦甸、舒兰、磐石、公主岭、双辽、梅河口、吉安、临江、扶余、洮南、大安、延吉、图们、敦化、珲春、龙井、和龙等各市发生的最新资讯。

主页 > 新闻 > {健康新闻}让“文化阳光”普照百姓生活

{健康新闻}让“文化阳光”普照百姓生活

来源:吉林福音时报作者:阙永春更新时间:2020-11-05 13:28:02 阅读:

本篇文章4428字,读完约11分钟

摘要

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 扩大基层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提高效益,完善群众文化活动支持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景观文化、边境文化资源丰富。十八大以来,广西以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推动文化服务和文化事业发展繁荣,不断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种植文化遗产,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各族人民的收获感越来越强,幸福指数也在上升。

{健康新闻}让“文化阳光”普照百姓生活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效益工程

“预防病毒,切记身体健康最重要;出门要戴口罩,防止发烧感冒。”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以来,广西东兰“广西歌王”张雨欣和搭档韩主动在该县荣媒体中心录制壮族和中国民歌,并制成音像制品,通过气象喇叭、巡回宣传车和紧急广播在城乡社区街道进行宣传。第一首贴近生活的民歌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这是广西创新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缩影。疫情爆发以来,遍布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成为宣传防疫知识的主要渠道和好帮手。

相对于疫情期间的宁静,夜幕降临时,小区内大小文化广场、广场舞、节奏感锻炼等大众娱乐节目轮番上阵;逢年过节,十里坝乡的村民都聚集在“乡村舞台”前;在文化市场上,通过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人,优秀的人才大量涌现,民间文化产业方兴未艾……漫步八桂之地,处处可以感受到大众文化发展的温度、力度和速度。

1.充分发挥系统优势,开辟疫情防控宣传“最后一公里”

“不要走亲访友,不要摆红白喜事。尽量不要出门,出门一定要戴口罩……”近日,这样的方言宣传录音在广西河池市天峨县巴拉窑乡的各个社区和村庄反复播放。村民黄说:“每个人都能理解和体会,每个人都自觉地遵守执行。”

目前,社区和村庄是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和重点。广西充分发挥全区117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12322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的地位作用,利用宣传栏、高音喇叭等设备设施,同时充分发挥各级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开展网络服务、创作快板和民歌等功能。,从而打开疫情防控宣传的“最后一公里”。

"这主要得益于日益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成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旅游厅公共服务部主任何小平说。近年来,面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薄弱的问题,广西选择根据实际情况实施灵活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项目,采取“因地制宜,舍大取小”的建设策略。

2008年,来宾市创新实施了农村“三个需求”(追求快乐、知识和技能),造福人民。经过实践,2013年成功建立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探索促进欠发达地区村级公共服务建设的“五点”融资方式:上级支持、财政拨款、部门援助、社会捐赠、群众自筹,在“经济萧条”上构筑“文化高地”。

“我在这里学到了很多关于农业和种植的知识。”来宾市香洲县戴尔镇戴尔社区村民魏,通过在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学习和接受技术培训,成为知名的职业农民,也带动了数十名村民脱贫致富。

为了建设、使用和管理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来宾市实施了“十万”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建立了文化志愿者选拔、培训和激励机制,通过送政策、送书籍、送表演等“八大文化礼物”,广泛开展了“文化联姻”等一系列公共文化活动。到2015年,来宾率先在广西建设了全覆盖、全系统、高效服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广西以客模式为样本,大力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广泛开展文化活动,构建全国领先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何小平介绍,广西将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列为面向人民的实践项目,按照“六个一”标准,即综合文化楼、舞台、篮球场、文化宣传墙、文艺队、体育队,推进项目建设,使其成为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主阵地和展示文化体育人才的大舞台。

{健康新闻}让“文化阳光”普照百姓生活

2.增强文化自信,唱响特色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柳州有个玉峰山,脚下有个小龙潭。一年四季的歌都是三姐不断传下来的。”柳州市玉峰山与壮族“歌仙”刘三姐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逢年过节,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玉峰山脚下举办大型歌圩,以歌传情,以歌会友,形成“玉峰歌圩”。

2013年底,“御风歌卫”获得建立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工程资格。以此为契机,柳州市玉峰区实施了新文化中心、文化广场龙头、特色文化街区等八大工程。建立财政支持体系、绩效评估体系和社会资源整合机制,通过开放活动舞台和平台、建立民间主题活动体系、开展网络歌会等方式,引导群众参与,深化公共文化服务网格化。

{健康新闻}让“文化阳光”普照百姓生活

在玉峰山下,酷儿山下演奏民歌,龙潭公园表演瑶族舞蹈,社区居民演奏油茶...为了推出“玉峰格威”文化品牌,玉峰区以玉峰公园“格威广场”和窑埠古镇为核心,辅以各种街道、社区文化广场和“玉峰格威”示范学校,按照“玉峰格威”的主题

“曾几何时,三姐去传歌,走过乡村,走过河流。现在通过网络,你可以用鼠标唱歌了。”新时期,民歌文化通过互联网与年轻人有了新的联系。玉峰区利用“柳州音乐网”建立了“玉峰山歌平台”,为广大民歌爱好者搭建了一个“网上歌会”,进行民歌演唱、比赛和交流,探索利用网上民歌传承民族文化、调解邻里纠纷、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新途径,深受居民和网民的喜爱。

{健康新闻}让“文化阳光”普照百姓生活

“小花受人喜爱,小歌手乖巧可爱。歌曲飘出校园,经常登上大舞台。”每周一下午,柳市路二小学嘹亮悠扬的山歌此起彼伏,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玉峰格格”的代表性传承人卢老师讲课。自2014年起,陆走进校园,教小学生唱民歌、编民歌,在青少年心中播下民歌文化的种子。

“民歌不仅是表达感情的载体,也是做好社区工作的‘金钥匙’。”大龙潭社区党支部书记魏庆珍表示,社区通过网络民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还在网站上开设了“调解摊位”,宣传《网络民歌调解法》,通过唱民歌调解邻里矛盾,迅速解决民间纠纷,促进社区文明和谐。

3.关注特殊群体,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和便利化

每年寒暑假,柳州市柳南区菜园屯社区居民张都会把孩子送到社区青少年校外学习站。在这个轻松开放的教室里,青少年们聚在一起做作业,搞活动,既可以互相督促,互相学习,又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受到社会上家长和学生的青睐。

在很多工薪家庭,因为父母工作忙,带孩子接触社会,一起进行课外学习的时间有限,比如法学教育、主旨演讲、社会实践、手工制作等等。菜园屯社区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为年轻人开设了校外学习站,并邀请志愿者为年轻人提供免费的舞蹈、手工艺、园艺等“第二课堂”,并为居民上门提供贴心的文化服务。

柳南区是柳州市工业集聚区,规模以上企业70多家。长期以来,柳南区劳动人口密集。就业高峰时,农民工数十万,退休工人、农民工、贫困户占比很大。柳南区在探索特殊人群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通过建立社区服务点和组织特殊人群关爱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和便捷化。

柳南区广播电视社区成立了“妇女手工刺绣作坊”,为该地区少数民族妇女的学习和再就业开辟了新途径;南天社区建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数据库,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周到的服务;银山街秀山社区为低收入家庭和低收入人群等特殊群体提供“每月一次的爱的展示”,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

“社区是最接近基层的社会单位,文化服务向社区延伸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和便民化的必然选择。”柳南区委常委、副区长李嘉说。目前,柳南区先后打造了“银山街魅力”、“菜园屯社区老搭档客厅”、“邢航社区候鸟港”等特色品牌项目,涵盖演出、展览、讲座、电影放映等类型。

4.立足边海特色打造民族文化睦邻品牌

防城港市防城港区梁娜镇霍利村是中越边境的一个小行政村。这个村子附近是霍利港,一个位于中越边境的二级贸易港口。每天有4000多人在港口从事边境贸易活动,其中1500多名滑板车工人为边境贸易提供货物运输服务。之前午休的时候,工人们无处可去,只能坐在树下打瞌睡。

2017年6月,在离港口100米的地方,一个由文化站改造而成的国家文化站向边境贸易工人、滑板车工人和霍利村的边境人敞开了大门。驿站提供阅读、乒乓球、歌舞训练、电影放映等多元化文化服务。它已经成为霍利村最“热”的景观。

“防城港市有230公里的陆地边界,边界沿线有59个村庄。在边境地区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不仅满足了当地人民的文化需求,而且赋予了爱国主义、睦邻友好的含义。”防城港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局长卢介绍说,2015年以来,防城港启动了以边境线20公里范围内的乡镇和行政村为依托,将公共文化服务与非基因展示、爱国主义主题教育、中越友好交流相结合的国家文化大院工程,开辟了边境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的新路子。

{健康新闻}让“文化阳光”普照百姓生活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曾经是港区七沙渔港渔民单调的生活。为了让渔民享受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防城港市在海水养殖区、渔港等地设立了“海洋渔民书店”,并根据当地人民的特点设立了“贴心书店”、“爱心书店”、“扶贫书店”等专门书店,让人民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享受。

防城港发挥“边民”特色,打造“文化睦邻”示范带,通过提高边境服务效率促进文化固边睦邻,打造“服务渔民、服务移民、服务企业”的沿海“文化效益”示范带。京族“哈节”等13个边境非遗保护示范带,推进边境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边境群众文化生活,进而实现“,

5.构建图书馆联盟促进区域公共文化协调发展

本地城市图书馆借不到的书,可以快速从外地城市图书馆借阅;我去外国城市旅行时借了我最喜欢的书,但旅行回来后我可以在当地城市归还它们...随着北部湾经济区图书馆服务联盟的成立,过去读者渴望的“福利”在这里成为了现实。

北部湾经济区包括北海、南宁、榆林、防城港、钦州、崇左。2018年,在自治区文化旅游厅和自治区图书馆的指导下,北海图书馆发起成立北部湾经济区图书馆服务联盟,这是中国经济区首个跨市图书馆联盟社区。图书馆联盟成立以来,通过统一的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实现了经济区内6个市级公共图书馆与南宁、北海县级公共图书馆之间纸质文献借还“一卡通”服务。

{健康新闻}让“文化阳光”普照百姓生活

图书馆联盟利用云服务等现代信息技术,将六个城市的各级图书馆资源整合到同一个系统平台中,构建以北海图书馆为中心图书馆、其他城市图书馆为分中心的多层次分布式集群,建立大数据智慧中心、智慧收藏中心、智慧服务中心、城市信用中心、互动渠道运营中心五大中心功能。通过对北部湾数字文献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构建了数字资源统一服务平台,实现了数字阅读、移动阅读、文献检索、在线听书、在线认证等数字资源一站式服务。同时,有利于减少基层文献信息资源的冗余建设。

{健康新闻}让“文化阳光”普照百姓生活

图书馆联盟成立后,通过举办一系列联合阅读推广活动,有效克服了单一图书馆阅读推广规模有限、品牌效应低、社会影响力不足的问题。此外,联盟还探索了跨城市游学,通过开展“阅读北部湾”游学活动,增强了读者的参与和获取意识,拓宽了读者的知识视野,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率。

标题:{健康新闻}让“文化阳光”普照百姓生活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吉林福音时报介绍

吉林福音时报立足本地,服务市民,是吉林省内比较知名的互联网媒体传播媒体之一,专业的编辑、记者团队为网民提供新鲜、真实、有用的新闻资讯。在吉林福音时报不仅可以看到最快最全的长春新闻资讯和生活信息,还将要闻、焦点、社会、民生、财经、房产、汽车、教育、健康、旅游等一网打尽。特色鲜明、内容丰厚的吉林新闻网让您的视野丰富多彩,让您的生活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