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吉林福音时报”,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吉林长春、吉林、四平、辽源、通化、白山、松原、白城、榆树、德惠、蛟河、桦甸、舒兰、磐石、公主岭、双辽、梅河口、吉安、临江、扶余、洮南、大安、延吉、图们、敦化、珲春、龙井、和龙等各市发生的最新资讯。

主页 > 吉林教育 > {教育快讯}青年教师不能做服务“三农”的局外人

{教育快讯}青年教师不能做服务“三农”的局外人

来源:吉林福音时报作者:阙永春更新时间:2020-10-26 08:40:02 阅读:

本篇文章4150字,读完约10分钟

光伏板下种植猕猴桃?2017年,当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教授贾炳刚提出这个想法时,安徽省綦江县泥河镇的农民根本不相信:“这是个什么样的教授?这简直是一个骗局。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种事。”

今年初秋,这个听起来匪夷所思的提议变成了现实。当地农民在100多英亩的光伏板下采摘猕猴桃。

贾冰的实验是成功的。“等了3年,所有的果实终于都结出果实了。一亩地产量1500斤左右,10元就能净收入5000多元。接下来要继续推广这种种植模式。

安徽农业大学有一支长期服务于当地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教师队伍,多年来一直在田间行走,指导农民科学种养,帮助当地产业发展脱贫致富。为了让更多的老师趴下,留下来好好干,真正成长在“三农”第一线,学校出台了一系列“推广教授”职称评审办法,相对降低了论文要求,转而注重技术推广的成果。

近年来,浙江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高校相继出台了“提拔教授”的政策,以教师在技术推广和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的贡献作为评定职称的主要依据,鼓励更多的青年教师扎根农村,在地球上写论文。

这种政策引导能否有效发挥引领作用,让更多的青年教师在基层从事科研实践和技术推广,真正成长为应用型专家?近日,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发起深入调查。

仅靠书本知识是不可能进行技术指导的

2005年硕士毕业时,贾冰去农村讲学,但他经常回答不了农民提出的问题。看到农民在施灰色肥料,他好奇地上前问,农民问:“你是农业大学的老师吗?”你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这是磷肥!"

一位农业专家告诉《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网,很多农业技术人员刚到基层,不知道如何描述“黄苗枯苗”的现象,也不确定原因,更不知道药方。最可笑的是,有人把麦苗误认为韭菜。贾冰还观察到,一些年轻教师可以写关于猕猴桃的科研论文,但当他们到达果园时,他们不一定认识所有的猕猴桃品种。

在接受《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网采访时,许多农业专家提到,现在不应该提到来自城市的学生,即使是出生在农村的学生,也不太了解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很多从事农业科研的研究生,只有在“取样”的时候才会在田间处理农作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实验室里做研究,对于具体的农业生产来说,更像是一个“局外人”。

“仅仅靠书本知识是不可能进行技术指导的。首先要发现问题,识别问题。这是前提。”一位农业专家说。

中青日报和中青。com了解到,在农业院校,从事技术推广工作的教师大多是60后或70后,青年教师不愿意也不敢去基层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些农学院专家表示,青年师生不愿扎根基层。一方面缺乏适用技能和基层锻炼经验,有“技能恐慌”,害怕被实际问题难倒;另一方面,在基层从事农业服务需要很多年,短时间内很难取得突出成绩,但在学校实验室做研究、发论文更容易出成果。

{教育快讯}青年教师不能做服务“三农”的局外人

不仅是论文,还有技术推广的成果

金寨、蒙城、颍上、临泉、岳西,一日一地,组织专家进村调研,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安徽农业大学教授何金玲,整个夏天无所事事,脚上沾着泥,混迹农民是他一贯的作风。

贺金玲入校38年,主编了两本植物学国家规划教材,并担任两本教材副主编,参与了多本教材的编写。在职称评定上,可以做到教学成果奖、授权发明专利等“硬杠杆”,但论文是软肋。“郑教授,要求发表sci论文5篇,二级以上论文不少于4篇。我整天在下面跑,没时间做系统研究,高水平论文数量不够”。

从2016年开始,安农大学根据学科发展定位和各学院实际情况,设置了教学、教学科研、科研推广四个岗位。2018年,学校进一步修订完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申请条件和考核办法,教师可以根据技术服务、成果转化等资格条件提出申请。

根据安徽农业大学《新规定》,普及型教授职称评定不是对论文没有要求,而是相对降低。“关于这一主题的5篇以上论文发表在两种以上的期刊上,其中不少于一篇发表在一种期刊上。主持两个以上类型的科研项目或一个以上类型的科研项目。”另外,对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的要求更为严格:基层连续三年每年从事科技成果推广工作至少四个月……总之,评价和就业指标更注重技术推广和社会认可的效果。

{教育快讯}青年教师不能做服务“三农”的局外人

8年前,何金玲被派往革命老区金寨县,成立大别山实验站,搭建新的农业推广服务平台,先后组建了茶业、竹子、高山有机水稻、蔬菜、中草药、猕猴桃、生态农业等7个产业联盟,每年提供50多项农业科技服务,主要在学校推广1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经济作物新品种。同时在宣城市景德县推广种植灵芝五个新品种,年产值10.9亿元。

{教育快讯}青年教师不能做服务“三农”的局外人

这套数据足以印证他科技推广工作的“含金量”。2019年12月,成为大学第一个“吃螃蟹者”,被评为教授晋升。在过去的三年里,有五名教师被评估和聘用为推广教授或副教授。

“职称改革向青年教师发出强烈信号,青年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扎根基层从事技术推广,这也是学校多层次、多角度培养人才的有力举措”。何金玲介绍说,他身边至少有10位老师在朝着普及教授的方向发展。

如果你想了解农民的艰辛,你必须站在农民的立场上

自从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以来,贾冰一直信奉一个信念:“如果你想了解农民的苦难,你必须站在农民的立场上。村民们在实践中发现了许多有效的土壤方法。”

据他说,在安徽北部的砀山县,夏天,蝉会爬上梨树产卵,产生黄色的树枝。一直没有好办法。一个当地的小孩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在梨树上包一个光滑的塑料袋,蝉爬不上去。第二天早上,你可以直接在树下捡起从地上滑落的蝉。这种“小把戏”普及后,砀山很多梨园现在都是用塑料袋包着的。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这些‘神奇’的技能并不存在于实验室和教材中,而是劳动人民智慧的产物和实践的结果。搞农业,一定要从基层学。”。

现在,43岁的贾冰是安徽农业大学皖北、皖西北果蔬产业联盟的首席专家,每年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在基层推广农业技术。他认为深入农村,在服务过程中,可以发现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凝聚科研方向。因为“实践反哺”,贾冰也是一位科研大师:他先后开展了植物缺铁黄化的治理、光伏板下猕猴桃的栽培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

{教育快讯}青年教师不能做服务“三农”的局外人

"一个农业专家,首先应该是旧式的耕作方式."何金玲是安徽农业大学第一位推广型教授。在他看来,很多老教授年轻时都是“牛仔”,长期在田间劳作。他们在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相当全面,对天文学和地理学了如指掌。一方面,老一辈专家愿意走下去,这是他们感情使然,履行了农业推广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他们与农业生产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不能离开土地。

{教育快讯}青年教师不能做服务“三农”的局外人

2018年,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朱作为访问学者前往康奈尔大学。据他说,美国农业相关大学设立了技术推广和R&D系,并有固定的编制。

参加康奈尔大学技术推广办公室组织的果农参观时,朱想起老教授们自己开皮卡,两三个人开一辆车,一天可以参观七八个基地。他经常警告他的学生贾冰:“技术推广本身也是一个向土地和农民学习的过程。”

基层的关键是爱农业

“人生有羊有草,蓝天白云,热爱自然,敬畏生命。”这是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生王的内心写照。她觉得自己对农业充满了热爱,在农村自然能坚持下去。

出生于1996年的王开始对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一年我报了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然后申请转到动物医学专业。2017年毕业后,她选择“逃离”农业,回到家乡做高速收费员。

工作了五个月,单调的生活让她决定“回归”农业。她在母校附近租了房子,向同学借了校园卡,每天早上八点到图书馆,晚上十点半走。最后她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的研究生。后来,她继续成为一名博士生。

2018年夏天,她来到江淮分水岭综合实验站学习。天气热,放羊割草的时候羊场没有树荫。路上只有电线杆。由于被蚊子叮咬,王对皮肤过敏,每天打电话给家人都会哭。

“想了想,这是一个必要的过程。其他同学进入养鸡场、养猪场学习。其他人可以坚持。为什么我不能?”剪尾、剪切、接种疫苗、配料...王掌握了农耕的基本技能,逐渐爱上了畜牧业。

她目前正在准备博士论文,每天观察不同品种、年龄、生活状态的绵羊的行为特征,往往持续几个小时。“只有走进羊群,才能获得具体的认知,才能使科研有针对性,同时了解产业发展”。

王力可·时嘉,33岁的陈嘉鸿,听从了他内心的号召“回归”农业。硕士毕业后在深圳某科技企业工作,后来辞职回到母校在江淮分水岭综合实验站从事管理工作。“我还是习惯待在农场,放不下农业这个老行当。”他说。

今年3月,附近农民养的小羊相继死亡,请来了当地兽医,但没有治好。他们通过电话向陈嘉鸿求助。陈嘉鸿确诊为梭状芽孢杆菌病,然后安排了治疗方案。3天后,绵羊不再患这种疾病。

“只要看到羊生病,我就会觉得很尴尬。”目前国内很多羊场都会打电话给陈嘉鸿求助,让他很有成就感。他表达了自己的深切感受,只有沉下心来,科学研究才能立足,实际问题才能真正得到解决。只要你真的喜欢,一切困难都不难。

作为资深农业专家,朱教授认为,农业院校肩负着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科研)和社会服务(普及)三大职能,需要引入和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才能与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年轻教师到基层需要老教师的“传帮带”和团队合作。但学校要及时调整政策导向,将基层技术推广服务纳入教学工作量,转化为科研工作量,争取更多的科研经费和奖励。

{教育快讯}青年教师不能做服务“三农”的局外人

令何金陵高兴的是,经过培训,有一批年轻教师可以去农村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只要一有机会,他就会不厌其烦地传授与农民打交道的经验,让新生力量迅速成长。

目前,农业院校教师为服务地方农业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技术支持。据了解,目前当地农业技术人员大多参与行政事务,农业知识更新不及时。相比之下,高校的农业专家往往可以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解决农业生产问题,在产业布局规划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对于地方农业大学来说,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重中之重,农业应用研究至关重要。因此,在教师培训中,必须坚决打破“只论文,只职称,只学历,只奖项”的现象,引导和鼓励教师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打破瓶颈,解决问题。”安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江春表示,设立“大众化教授”是为了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扶贫和农村振兴,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大的“技术引擎”。(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王、通讯员曹磊)

{教育快讯}青年教师不能做服务“三农”的局外人

来源:新华网

标题:{教育快讯}青年教师不能做服务“三农”的局外人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吉林福音时报介绍

吉林福音时报立足本地,服务市民,是吉林省内比较知名的互联网媒体传播媒体之一,专业的编辑、记者团队为网民提供新鲜、真实、有用的新闻资讯。在吉林福音时报不仅可以看到最快最全的长春新闻资讯和生活信息,还将要闻、焦点、社会、民生、财经、房产、汽车、教育、健康、旅游等一网打尽。特色鲜明、内容丰厚的吉林新闻网让您的视野丰富多彩,让您的生活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