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吉林福音时报”,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吉林长春、吉林、四平、辽源、通化、白山、松原、白城、榆树、德惠、蛟河、桦甸、舒兰、磐石、公主岭、双辽、梅河口、吉安、临江、扶余、洮南、大安、延吉、图们、敦化、珲春、龙井、和龙等各市发生的最新资讯。

主页 > 新闻 > (文化)“东影”回迁长春始末

(文化)“东影”回迁长春始末

来源:吉林福音时报作者:阙永春更新时间:2020-10-19 10:28:01 阅读:

本篇文章3987字,读完约10分钟

常颖曾是东亚历史上最大的电影基地,经受住了战争的考验。再来说说1948年发生在电影基地周围的故事。

撤销“长系统”

1948年初,金山带领“长春电影制片厂”(1946年7月成立,简称“龙制”)分批撤出长春。解放军围攻长春前夕,许多居民出城,李凤仪也计划离开。他是“东影”(常颖的前身,1946年5月战争形势迫使他从长春搬到兴山,现在的鹤岗)的老工人,也是“长治”一光电影院的副导演。就在他要离开的时候,办公室的电话响了。

(文化)“东影”回迁长春始末

“李凤仪?我是金山!”是北平(今北京)金山导演的长途电话。“长春到北平的‘长制’已经撤了,但是电影办公楼不能撤。长春和沈阳还有很多剧院,属于人民财产。希望你能负起保护的责任。”

“我……”

“对,从今天起,你就是‘长制’后方办公室主任了。”

“让我当导演,不行。”

“冯姨,你能行,我相信你能行。在目前的特殊情况下,你应该勇敢地承担起这个责任。长春快解放了,‘东影’也快回来了。”

李凤仪很兴奋,但也很困惑。一个国民党电影厂厂长在想共产党的电影厂。金山的地位如何?无论如何,保护片基和影院财产的责任已经交给他了。他不得不放弃离开的计划,承担起沉重的负担。

金山的随行人员王晓晗在最后离开时,匆忙为李凤仪留下了一份“长期”资料清单,其中包括四家影院和电影工厂。王晓晗告诉李凤仪保护物资,等待长春解放。他还说“东影”一定会回来,等他们回来。

李凤仪想,这些国民党人是秘密接收金山党员带来的伪满文化财产还是为共产党工作?直到现在,他才知道金山共产党员的真实身份。

李凤仪召开会议研究如何保护电影工厂的财产不受破坏。此时“长制”人可以一走了之,参加会议的只有老员工李、管桂凯,桂林院线经理兼演员李先亭,上海院线经理安,长春电影服务社王守谦,长江院线一人。给大家布置任务:李、、关桂凯负责电影厂房(包括楼),其他人负责影院。李凤仪坐在怡广影院,负责整体工作。

大家都说目前最大的问题是食物。李凤仪知道,每个人都有必要填饱肚子,以便对保持土壤负责。他说:“这个问题我来解决。”

当时驻守长春的国民党军队是六十军和新七军。李凤仪的艺术之光电影院毗邻新七军,他们和鹰阳戏剧学校的校长鲍东升有点交情。戏剧学校表演看电影,来电影院的也没少。此时长春守军已被牢牢包围,士气涣散。官兵们不能行走,也没有希望留住他们。军队首长为了稳定军心,除了保证物资供应外,还要想出各种办法满足官兵的精神需求。因此,李凤仪和包东升商量把电影院租给戏剧学校,用于放映电影或表演节目。电影院不收租金,每月为“长期”留守人员提供口粮和食物。

(文化)“东影”回迁长春始末

“长期”留守人员不超过10人,对于一支军队的供应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包东升欣然同意,解决了“长期”留守人员的吃饭问题。

2。保护片基

李凤仪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中,害怕会发生什么事。1948年8月的一天,负责保护电影厂房的李突然跑到一广电影院,向他报告说有一家国民党公司驻扎在那里。为了生火做饭,拆除了“三棚”的木质采光脚手架,在“六棚”的墙上凿了一个大洞,安装远程火炮...他想说明情况并劝阻他们,但哨兵拒绝站出来。

你听着,李凤仪很焦虑。他知道,他不能依靠自己作为普通公民的身份。“长制”当时位于长春西南郊区,中间有几个国民党哨所,戒备森严。他去找包东升帮忙。鲍东升也是个有教养的人,知道这个片基的重要性。他帮助获得了来往于驻军总部的护照,并派自己的勤务兵用手枪护送李凤仪。

手里拿着护照,加上勤务兵的勇气,李凤仪通过三个检查站来到了电影工厂大楼前。当公司哨兵看到勤务兵跟着时,他不敢阻止。

见到连长后,李凤仪报告了他的名字并说明了他的目的。连长见他长得丑,穿着普通人的粗布衣服,也不以为然。

李凤仪说:“连长,你脚下的这个地方曾经是远东最大的电影制片厂。你不能让这个大工厂在战火中毁灭。保护这个工厂,是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爱国军人应该有的美德。”

说完这话,连长笑了。他又看了看李凤仪周围的护理员。知道前面的人可能有些关系,就把他带到“三棚”对站在棚上拆板子的五六个士兵说:“别再拆了,下来!下来!”

李凤仪还建议不要烧毁被拆除的木板,连长同意了。后来,他向即将拆除“六棚”砖墙的士兵喊停。再三感谢李凤仪。

工厂虽然保住了,但几户人家宿舍太分散,无法保护,门窗损坏严重。

三个“东影”顺利搬回

1948年10月18日,长春解放。长春战事的变化,始终牵动着“东影”人的心。为了尽快接收长春的电影基地,在长春解放刚刚露出一丝曙光的时候,“东影”派秘书长田放带领十多人到吉林市等候,长春一解放就立即接收。

《东影》制作部主任罗广当时去大连采购胶片设备,完成采购任务正要返回兴山。他被告知长春即将解放,并要求他直接去吉林市会见田放,然后他们带领团队到长春接收电影厂。等待期间,他们组织接单人员讨论接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期待尽快进入长春了解情况,让“东影”尽快搬回来,投入大规模生产。然而,他们无法估计电影工厂的破坏程度。

(文化)“东影”回迁长春始末

10月16日,田放和罗广率领接收队(包括一个摄影队)随部队坐火车从吉林市出发。他们在九台站停了下来,前方战场,铁路不通,只好下车步行。这条路布满了坑洼,长达100多英里。他们走了一天多,直到18日晚才进入长春。接收队以为可以睡个好觉,但是第二天早上,枪声突然响起,然后突然停了。原来国民党长春警备最高司令郑东国放下武器叛变了。“东影”摄影组立即赶到人民广场旁边的伪满中央银行旧址前门,准备把郑东国拍出楼外,但他没去前门,摄影组就坐车赶到后门。

(文化)“东影”回迁长春始末

长春在战争中遭受了严重的破坏。田放和罗广带领接收队去了电影厂。很荒凉,杂草丛生,一堆堆垃圾,一个人也没有。大楼门窗紧闭,从外面看不到损坏。大门下端被钉死,打不开,后门也被钉死。

田放对着工厂喊道:“有人吗?”

没有回答,只有秋风萧萧,杂草遍地。

他们沿着小路走,来到小白大楼前,那里也很安静,门没有锁。

田放又喊道:“有人吗?”

这时候,一个瘦高个走了出来,面黄肌瘦,留着长发,扶着墙站着。

“我是‘东方阴影’的田放!”

“老‘东影’职工,‘长制’后方办公室主任李凤仪!”

李凤仪此时饿得说不出话来。坦塔等人把他带到床上躺下,从包里拿出玉米面饼和水。李凤仪什么也管不了,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

短暂休息后,李凤仪向坦帕汇报了他接任后方办公室主任的情况。9月,国民党在长春的驻军也经历了粮食短缺,不再为李凤仪等人提供口粮和食物。李凤仪很无奈,不得不让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出路。他是后方办公室主任,不能走。他留下一个老木匠陪他。他知道在几处房产中,胶片厂房是最珍贵的,他让木匠把所有的门和大门钉死,以免无关人员和动物进入。然后,他们在小白楼坚守,等待解放,等待“东影”人的归来。

(文化)“东影”回迁长春始末

这一天,他们终于等到了。

李凤仪把房地产材料清单交给田放,略带遗憾地说:“金山把‘东影’的一部分人撤到官里了。”

田放安慰他说:“没关系,全国马上就要解放了,他们在我们国家处处都是电影人才。”

田放握着李凤仪的手说:“谢谢你,李凤仪同志,你保护了‘东影’的财产!”

李凤仪说:“谢谢,我也是‘东影’的老工人……”

田向介绍了自己的工作安排,希望尽快把“东影”的员工找回来,组织他们修复受损的厂房和宿舍。然而,李凤仪说,“我不能,秘书长。国民党军队在‘东影’前面的地区埋了很多地雷。不排除这些地雷是非常危险的。”田村立即找到市委,要求部队协助排雷,以确保电影厂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

田村和罗广带领一人成立了修复指挥部,住在小白楼,每个接收点安排一人值班。

在李凤仪的带领下,田放视察了东影将要接收的几处房产。有4家电影院,新闻摄影社,长春针厂等。令田放高兴的是,电影厂房基本上没有损坏,只是工作室的一层被撬开了,没有修理。只有宿舍损坏严重,门窗丢了,好多床都拆了。

针厂情况严重,工厂倒闭,工人失踪。罗广卷起袖子,开始拿着话筒打扫卫生。看到针厂有人,两个出去找吃的留守人员赶紧回来交换信息,开始工作。之后,罗广组织他们照看厂房,等待治疗。

一方面,田放解决了“东影”员工的口粮问题,另一方面,他贴出通知,要求李凤仪通知所有能通知电影厂的人,不管他们以前是“东影”还是“长工制”,欢迎他们回来参加修理工作,并给他们发口粮和工资。

得知“东影”要搬回来,老工人们兴高采烈地回来了,投入到紧张的修复工作中。

这时候兴山的“东影”团队已经扩大到1200多人,原来的住处远远不够。市政府除了把原来的“满盈”宿舍分配给“东营”外,还在东朝阳路沿线分配了几十套房子。工厂东边的“满盈”时期的电影学校留给未来的机械厂,工厂西边的平房留给家庭住房,“满池”楼留给单身宿舍。

修复工作开始后,田放回到兴山汇报情况。厂长袁、总支部书记很高兴,提出“东影”搬迁要本着不影响生产的原则,什么时候更有利于生产,什么时候搬迁。

田放离开长春后,恢复任务的领导权和组织权就落在了罗广一人身上。他感到压力很大。首先,他缺少人手。第二,他没有足够的建筑材料来修复。罗广向兴山报告,要求派人过去。“东影”随后先将修复部门迁回长春,他们的到来加快了修复进度。首修是与生产密切相关的印刷加工厂和录音车间。维修人员接通了水、电、暖气,修好了画室,装修了音乐排练室,建了仓库。日伪时期的满洲医院改成宿舍,日本技师宿舍和工人宿舍都修了。

(文化)“东影”回迁长春始末

经过清理整顿,东北电影院率先开业。

经过四五个月的装修,工作室的修缮工作基本完成。1949年4月,“东影”迁回长春。

这种接待表面上是党对国民党电影机构的接待,实质上是“东影”的搬迁。李凤仪和他的同伴承担起了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留下来保护电影基地的责任。他们是长影史上的普通英雄。

(作者王是中国美术学院副研究员,是长影苑艺术系主任、原吉林省电影协会秘书长)

参考资料:《张金山瑞芳:抗战胜利后的长春电影活动》(胡昶)


标题:(文化)“东影”回迁长春始末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吉林福音时报介绍

吉林福音时报立足本地,服务市民,是吉林省内比较知名的互联网媒体传播媒体之一,专业的编辑、记者团队为网民提供新鲜、真实、有用的新闻资讯。在吉林福音时报不仅可以看到最快最全的长春新闻资讯和生活信息,还将要闻、焦点、社会、民生、财经、房产、汽车、教育、健康、旅游等一网打尽。特色鲜明、内容丰厚的吉林新闻网让您的视野丰富多彩,让您的生活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