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吉林福音时报”,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吉林长春、吉林、四平、辽源、通化、白山、松原、白城、榆树、德惠、蛟河、桦甸、舒兰、磐石、公主岭、双辽、梅河口、吉安、临江、扶余、洮南、大安、延吉、图们、敦化、珲春、龙井、和龙等各市发生的最新资讯。

主页 > 新闻 > (文化)中国画40年:承续、变革、开新

(文化)中国画40年:承续、变革、开新

来源:吉林福音时报作者:阙永春更新时间:2020-10-20 19:20:02 阅读:

本篇文章3561字,读完约9分钟

春雪吴冠中

万宇颜倩郭全中

回顾过去的40年,改革开放创造了开放的环境和良好的氛围,给中国美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当代画坛百花齐放,多元共生,是40年传承、发展、改革、创新的结果。尤其令人欣慰的是,新人辈出,年轻一代的艺术潜力和探索精神得以充分发挥。继承、改革、创新是中国画40年历程的三个关键词。

继续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老一辈画家重新踏上了征程。刘海粟、、、、、、、、、、赖少奇等人都在自己的新作品中进行了新的探索,更多的画家攀上了艺术的新高度,重新组织画家队伍,增设创作机构,是这一时期中国画界的一个重要现象。近年来,各地纷纷成立专业画院。北京成立中国画研究院,广东重设广东画院。除了原有的省级画院外,南京、扬州、苏州、无锡、南通、镇江、常州等地也成立了画院。全国各地都有许多与中国画有关的绘画博览会或研究研讨会。

(文化)中国画40年:承续、变革、开新

1985年,《江苏画报》发表了《当代中国画之我见》一文,提出了中国画“路的尽头”这一惊人的理论。虽然很少有人同意,但“中国画如何前进”的严峻问题却凸显在艺术界面前。这场影响深远的争论也是80年代中国画坛的一个转折点。在经历了85新潮艺术的困惑和激荡之后,是90年代市场经济的兴起和社会转型。移植和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的文化反叛已经不再时尚,绘画世界进入了接近真实体验、寻求文化认同的理性阶段。回归传统,走近民间,寻找“中国元素”是一种新趋势。这样,就有了20世纪传统大师吴昌硕、齐白石、黄等人的“重新发现”,也有了对文人画传统的重新评价。继承传统文化精神,暂时成为主流。体现在创作中,画家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意识普遍增强,中国画突出文化自信。

(文化)中国画40年:承续、变革、开新

在1989年第七届全国美展上,陕西画家邢的《玫瑰色的回忆》和、赵一超的《黎明的第一乐章》获中国画金奖。《玫瑰回忆》是一幅人物画。一群年轻人去延安参加革命。画面不描述情节,也不是常见的叙事主题画法。然而,它试图渲染一种空灵而朦胧的情调。《黎明色第一乐章》的画面可能是陕北的高原小学,但并不重要。重点是它是一幅斑点细密、纸张朦胧的山水画,采用了不同的常规绘画方法。作者都是新面孔,画风明显带来新的气息。这类作品获奖,反映了中国画更加包容、鼓励创新的发展趋势。在此后每五年举办一次的全国美展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画获奖作品的各种类别、风格和个性。无论是人物、山水、花鸟、写意还是工笔,画家也重视捕捉传统或民族民间艺术中的有益元素。从题材选择、意境和语言技巧等方面来看,中国画是继承和变化的。画家努力用新的表达方式传达传统文化精神,适应当代观众的欣赏需求。

(文化)中国画40年:承续、变革、开新

尊重传统,传承文脉,展现应有的文化自信。但是继承不是复古,也不等于纯粹的坚持。所谓文化发展需要在延续中推进,在传承中创造,在改革创新中为后代积累文化财富。显然,改变和创造新的是当代中国画家义不容辞的使命。

更换皮革

艺术的变化首先体现在观念和方法的更新和突破上。改革开放以来,以王朝文为代表的老一辈艺术史学家在肩负研究重任的同时,也培养了新的力量。随着艺术研究队伍的迅速壮大,整理史料探索艺术规律,介入创作评论。对中国画传统以及前人进行更深入、更系统的研究,将使中国画向前发展,获得坚实的理论支撑。在对唐宋绘画、黄、、董其昌、石涛、吴昌硕以及文人画传统的研究中,艺术家们对中国画深厚的传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齐白石全集》出版后受到广泛关注,由一批专家用七八年时间编撰的《黄全集》获国家图书奖。对黄的深入研究,揭示了黄从传统的室内发展成为中国画持续发展的动力,成为一代具有深厚笔墨功底、承载传统精神的人的原因。这样的学术成果对中国画的起源和发展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由于这一学术铺垫,维护传统文化价值、传承人文精神的潮流逐渐兴盛。“新文人画”创作群体的崛起是一种回归传统的探索。历史理论家对中国色彩传统和日本岩画色彩的研究,也极大地推动了工笔画领域的大规模繁荣。

(文化)中国画40年:承续、变革、开新

面对开放的世界,中国画的视野大大拓宽了。一方面要虚心接受新知识,承受外来艺术思潮的冲击。另一方面,它通过继承传统、借鉴移植、吸收新规律来促进艺术创新。历史理论家们常说的中国画“现代性”转型的观念更新和实践探索,是一代又一代中国画界在多维的空房间里进行的。李可染自封的“苦派”及其对传统、素描、基本功的论述,吴冠中以突破笔墨形式为核心的艺术创新,周少华复兴汉唐雄风的诉求和创作实验,以及周思聪“赤子之心,面向人类”的一系列水墨创作,都为中国画创作实践的多元化探索提供了示范和启示,在当时画坛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文化)中国画40年:承续、变革、开新

稍加梳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画界出现了许多热门词汇:“转型”、“新文人”、“新写实”、“新写意”、“新工笔”、“都市风”、“实验水墨”...这些相继出现的名词,要么是一面旗帜,要么是一种思潮,要么是一群人,一时成为热点。喧嚣的背后,曾经有一段时间画坛在探索风格、主题、观念、技法,在艺术取向和价值标准上有过争论。中国画走在现代转型的道路上,越来越清晰地显示出文化意识。

(文化)中国画40年:承续、变革、开新

创建一个新的

基于充分的文化自信和自我意识,我们可以有一个坚实的文化自我完善。采用民间艺术,追溯文人传统,检验材料质感,探索现代水墨,中国画的创新是从现代人的精神诉求到多元艺术空.的探索之旅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可以看到中国画的创作理念得到了更新,题材领域得到了拓展,语言形式多样,个性化风格成为画家的自觉追求。

这是一张彩色的照片。林风眠倡导的中西艺术融合方案,由于参与实验的人数增多,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吴冠中将西方的街区结构与中国画的点点节奏相结合,备受瞩目。一个又一个,是将色彩表达融入水墨语言,探索形式美造型的手段。大胆扩张就是引进西方夸张变形甚至抽象语言。为了表达现代城市的精神形象,另一部分画家放开了与传统的距离,将中国水墨画元素与西方当代艺术理念嫁接在一起。由于脱离了中国画的普遍规范,一些表现性较强的作品可能会以新的名义参加全国美展的“综合材料”或“北京国际艺术双年展”的评选。艺术在改革开放时代,交叉、融合、重组、嬗变是发展的常态。应该说,无论是借鉴中国水墨画还是工笔重画,无论主题是生活、风景还是城市,无论形式语言是偏向传统、中西融合还是全新的实验,只要拓宽了空艺术表达的空间,适应当代观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这样的艺术实验和创新都是值得鼓励的。

(文化)中国画40年:承续、变革、开新

只有开放的社会氛围才能在创作中蓬勃发展。一些艺术创作活跃的地区逐渐形成了群体和地域特色。一些有丰富背景和人才优势的地区可能会有意识地强化地域特色,培养地方画派。新上海派、新浙江派、新金陵派、黄土派、新书院派、丽江派等。,一时难以上市,多元化生态进一步巩固。另一方面,在现实主义的创作中,一批影响广泛的作品相继产生,艺术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如周思聪的《矿工图》、郭全中的《千言》、周少华的《寻大江之源》、杨力舟、王迎春的《黄河组画》、吴冠中的《春雪》、赵琪的《团圆》、谢榛的《大唐吉乐图》等。,都是有代表性的杰作。绘画领域人才辈出,这是改革开放时代的一大特色。一批中青年画家,如、、张步、林、、马振生、赵华生、冯远等。,奋起直追,而贺佳莹、唐勇力、田黎明、武莺等一批新的年轻人才继续发挥,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艺术创新力。

(文化)中国画40年:承续、变革、开新

值得一提的是,在主题艺术创作方面,周思聪的国画《人民与总理》、沈尧伊的漫画《地球的红丝带》、李伯安的巨型水墨《出巴彦哈尔》、冯远的《世纪智者》、赵琪的《京张铁路詹天佑与人民建设它》等。,都在宏大的叙事主题下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承载着新的时代气息。近10年来,与国家、民族、历史和社会现实相关的重大主题艺术创作项目相继启动,规模大、投资大、社会影响大。2009年9月,中国美术馆“国家重大历史艺术创作项目展”106幅作品中有40幅中国画。唐勇力的《新中国的诞生》和武莺的《东北反联》是这个项目的代表作。2016年,中国文明史五年艺术创作工程完成,146幅作品中近40%为巨幅中国画。其中有宋雨桂的《黄河雄子》、林海钟的《鉴真杜东》、任惠中的《文景之治》、唐勇力的《唐代书画艺术》、兰林的:《长歌宋庆》等。这些新作品表明,艺术家更注重发掘中国文化资源,继承中国绘画传统,表现出更多样化的主题和语言技巧。画家们不再像往年一样简单地借用传统符号,而是尽最大努力将民族艺术传统与当代精神相结合。中国画的抒情性和写意性已经融入到历史人物画的语言中。

(文化)中国画40年:承续、变革、开新

中国画老去,硕果累累。改革开放给中国画新的发展机遇,使艺术家充满创作活力。在过去的40年里,中国画呈现出各种题材和不同门类齐头并进的丰富形式,在艺术语言和表达上具有前所未有的丰富性。

【/s2/】(作者是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现代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s2/】


标题:(文化)中国画40年:承续、变革、开新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吉林福音时报介绍

吉林福音时报立足本地,服务市民,是吉林省内比较知名的互联网媒体传播媒体之一,专业的编辑、记者团队为网民提供新鲜、真实、有用的新闻资讯。在吉林福音时报不仅可以看到最快最全的长春新闻资讯和生活信息,还将要闻、焦点、社会、民生、财经、房产、汽车、教育、健康、旅游等一网打尽。特色鲜明、内容丰厚的吉林新闻网让您的视野丰富多彩,让您的生活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