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吉林福音时报”,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吉林长春、吉林、四平、辽源、通化、白山、松原、白城、榆树、德惠、蛟河、桦甸、舒兰、磐石、公主岭、双辽、梅河口、吉安、临江、扶余、洮南、大安、延吉、图们、敦化、珲春、龙井、和龙等各市发生的最新资讯。

主页 > 新闻 > (文化)叶延滨:敬畏诗的圣洁

(文化)叶延滨:敬畏诗的圣洁

来源:吉林福音时报作者:阙永春更新时间:2020-10-21 10:40:02 阅读:

本篇文章4265字,读完约11分钟

叶延滨在诗歌中是一个响亮的名字。40年前,他以反映知青生活的代表作《干妈》进入诗坛。他的作品两次获得中国新诗奖,多首诗歌被翻译介绍到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诗坛公认为“常青树”。掌管中国新诗两大期刊《星》和《诗》杂志26年,后出任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被诗人称为中国诗歌的“大管家”。

诗人应该以怎样的心态生活、学习、创作?诗人如何回应现实生活的召唤,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杰作?带着这些话题,笔者按照《中国青年作家》的约定,对叶延滨进行了专访。

枕边书悄然孕育了他的文学梦想

叶延滨1948年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他的父母是老革命者。从小受父母的影响,他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和积极乐观、不屈不挠的性格。1969年他来到延安插队,是上个世纪插队的知识青年。

当他到达延安时,他住在生产队的饲养员黎庶昌家里唯一一个没有窗户的山洞里。他叫老两口干妈,老两口直接叫他干妈。当时他满身虱子,学会了一切农活。他唯一保持的学生习惯是睡觉前在煤油灯前读一会儿书。《鲁迅全集(第二卷)》和他身边的《战争与和平》残卷是他最珍贵的财产,悄然孕育了他的文学梦想。

在他艰苦动荡的生活中,他始终保持着阅读和写作的习惯。1973年,他在秦岭深处的一个军工厂里,开始为新重新发行的《解放军文艺》和《陕西文艺》(原延河)投稿。1974年初,应陕西文艺的邀请,他在陕西省会xi参加了陕西诗歌创作座谈会。在那里他遇到了陕西文艺主编王皮祥,王皮祥热情地把他介绍给大家:这个宝贝有生命,不太懂写作规则。让他参加会议,向大家学习。我们也请他帮忙做编辑部的工作...这是我们延安宝宝。我觉得是个好宝宝!

(文化)叶延滨:敬畏诗的圣洁

也是在这里,他结识了路遥、陈、贾平凹、等作家和朋友。特别是当他成为见习编辑后,经主编批准,可以从图书馆资料室借阅密封的资料书。在此期间,叶延滨阅读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发表的所有诗歌。叶延滨动情地说,每次走进这个图书馆,他都想,“这是我的大学,我的文学圣地”。从那时起,他开始尝试写作。

1977年恢复高考后,叶延滨在西昌区委宣传部新闻报道组工作。埋在心底的大学梦悄然萌发。他想报名高考,但又不愿意给绿灯,因为他舍不得放下骨气。第二年,他在上班的路上被路边的一根树干伤了,医生给了他一个月的病假,于是他就有了带伤复习功课的机会,以全区第一文科状元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作为一个30岁的“大龄青年”进入了大学。

(文化)叶延滨:敬畏诗的圣洁

后来,他经常感谢幸运没撞到头的树干,笑自己被“幸运树”撞了,进了大学。

从“青春诗社”到诗坛

《诗刊》中的“青年诗社”在诗歌界被称为“黄埔军校”,1980年的第一个“青年诗社”是改革开放之初诗歌界的一件大事。当时还是大学生的叶延滨有幸作为17位年轻诗人之一参加了诗歌会。

在半个月的时间里,他结识了顾城、梅绍靖、何江、舒婷等十几位杰出的青年诗人。叶延滨说,参加“青年诗社”最重要的收获是听到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文学课:艾青、臧克家、田甜、何敬之、张志敏、李伟给17个年轻人讲授诗歌创作;黄永玉、穆峰、顾湘等。向参与者报告当前的创作趋势;袁可嘉和高莽向大家介绍了世界诗歌,蔡其蛟对一些著名的外国诗歌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和阐释...

(文化)叶延滨:敬畏诗的圣洁

半个月来,著名艺术家和新人、文学领袖和青年作家坐在一起,平等地交流思想。这时,文坛上的名人大多刚刚平反,回到了久违的文坛。参加会议的年轻诗人也来自生活的底层,他们都有着共同的志向,对改革开放充满了热情和信心。也就是说,在这个“青年诗歌俱乐部”,邵燕祥老师从他的几首备选诗歌中选出了“干妈”。这套诗是饲养员的房东的媳妇写的,就是那个瘦小无牙的叶延滨干妈,就是那个毛躁热心肠的干妈,在风雪中扭着脚走了三十里,就是为了给他买一盏可以照亮书本的煤油灯...后来,这套诗和诗人的作品一起发表在1980年的《诗歌杂志》第10期上。初出茅庐的叶延滨正是凭借着这一组诗,在参加了青年诗社后的第二年,获得了中国作家协会优秀诗歌奖,并很快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此时他还没有出版一本书。

(文化)叶延滨:敬畏诗的圣洁

在这次“青年诗社”上,叶延滨还提出了自己的“三分一面”理论:在我们这个时代和今天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坐标,在纷繁复杂的情感世界中找到与人的相似点,在漫长的艺术历史中找到自己的探索点,“三分决定一个平面,我的诗就放在这个平面上。”正是这种“三点一边倒的理论”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指明了方向。

一首好的新诗体内流淌着传统诗歌的血液

回望叶延滨的诗歌创作,其实是共和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份壮丽的“诗史”。

20世纪80年代初,他的大量诗歌表达了陕北农村的生活场景和他自己多年的生活经历。同时,他在城市变迁的背景下创作了大量的城市抒情诗,在艺术手法上也趋于写实。后来他从欧美诗歌中吸收了大量的表现手法,运用诗剧、电影蒙太奇、荒诞变形等艺术手法来表现自己或一代人的心路历程。之后转向写一些更具个体生命体验和东方民族心理与追求的短诗,以化繁为简、回归自然的艺术方向走向真水无香的境界。

(文化)叶延滨:敬畏诗的圣洁

叶延滨曾经用树木的困惑描述了他不可避免的尴尬:根越来越深地扎进传统的土壤,而枝叶以叛逆的方式延伸到天空,表现出一个飞翔的梦。“我不是时髦的现代主义诗人。说实话,我对这片土地被追风追潮的艺术流派所衬托出的古老丰富感到惊讶。”

“好的新诗,真正中国式的诗,体内流淌着传统诗的血液。就像爷爷,孙子,父子,不可能没有血缘关系。当代新诗造就了很多人。他们不仅不排斥古诗,还从古诗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谈到“新旧融合”,叶延滨总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

作家应时曾说,叶延滨写的是新诗,但在丰富的传统文学尤其是古典诗歌和中国民间文学元素的基础上,他完全实现了与现代中外新诗的和谐联系。兴趣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品味是无法用文字表达的,而诗歌是无法用诗歌表达的,这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空空间和回味无穷的空空间。诗评家金鹿说:“叶延滨的诗从不糟蹋中国人的诗,这些诗明亮而简单,但很微妙。他的诗给我的印象是遵循‘藏’民族诗的审美,他总是给读者‘咸盐’。”

(文化)叶延滨:敬畏诗的圣洁

是的,如果生活是海,诗歌和哲学是盐,那么他总想给读者“咸咸的盐”。

在他的诗集《诗环》中,我可以看到诗人在时代潮流中对社会生活的诗意记录,同时也可以看到一个当代诗人的大爱、知性优雅和悲悯。这位诗人选择了过去30年中不同时期的作品,并按时间顺序进行了编辑。首先,他向读者展示了值得欣赏的诗歌。其次,他为研究者勾勒了诗人创作的脉络。第三,他用诗人的创作成就,为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精神世界提供了一个诗意的“年轮”。

(文化)叶延滨:敬畏诗的圣洁

提倡敬畏诗歌,让年轻一代接受更好的诗歌教育

作者在《诗歌杂志》有八年的“学徒”经历,目睹并欣赏了叶延滨的非凡之处。他能在几个小时内完成我们几个人两天的内部审核,每一个不合适的句子和标点符号都画得清清楚楚;他可以在忙于公务时迅速改变思维视角,打开笔记本连接自己的写作思路,如诗词或课文,结构巧妙,句子优秀。

多年来,除了写诗、编诗,他还写了大量可读性强的散文、随笔、杂文、评论,甚至小说、歌词、广告词等。著名的“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是他最喜欢的一句话。

从那些精彩的文章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自由而深邃的心灵,他敏锐的理解力,对社会生活和学术知识的深刻而广泛的积累。正如诗人、小说家、编剧邹敬之先生所说,诗歌是艺术之母,一个精通诗歌的人是不可能将诗歌思维和触角延伸辐射到其他艺术领域的。叶延滨的创作实践就是这样。

读他的散文是欣赏另一种形式的诗歌。有人说,叶延滨的诗体现了散文家的风格,散文往往具有诗意的意象和诗意的气质。对此,他坦言:“诗和散文是我的双手,让我感动而美丽,往往成为诗;让我义愤填膺、丑陋不堪、令人不快的东西,往往成为我作品中的随笔。美有瑕疵,诗有讽刺与和谐。吐出心中的块,人生是一大乐事,文章自然发光。散文离不开风格,散文离不开情感。”

(文化)叶延滨:敬畏诗的圣洁

作为长期以来著名的当代诗人和诗歌主编,他几十年来以多重身份深入参与了当代诗歌的发展趋势。除了自己的创作,作为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他以理清诗歌的发展脉络,为诗人提供清晰的诗歌图景和发展趋势为己任和使命。

叶延滨说,随着快餐文化的泛滥,许多人担心中国诗歌被边缘化,但“诗歌是一种文学艺术,它关系到人们的内心世界和个人价值。众所周知,诗歌的独特之处在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情感方式和个人价值。中国从文化开始就有诗。诗歌从来没有成为全民消费的文化快餐。诗歌的生命力在于,虽然它不是当今消费文化的中心,但它是延续人类精神的链条。诗歌消失了,我们的精神情感有被打断的危险。”他坦言,要调整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倡对诗歌的尊重和敬畏,让年轻一代接受更好的诗歌教育。

(文化)叶延滨:敬畏诗的圣洁

当谈到许多诗人和爱好者为帮助他们赢得防疫战争而写的诗时,叶延滨认为,关注社会事件,以同理心关注他人的安全和温暖是诗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中,诗人往往成为最早的“发言人”,因为诗人往往更敏感、更有激情。很多诗人共同面对一个重要事件,观点和角度不同,艺术作品的品质和品味也不同,只要真诚善良,就不需要被苛刻的衡量和评价。重要的是,面对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作家和诗人要引起重视,同时也要对战胜灾难和困难更有热情。当然,他们也需要深入思考和审视。

(文化)叶延滨:敬畏诗的圣洁

诗人不能拒绝喜怒哀乐,但诗人可以在喜怒哀乐中变得深刻、睿智、通达。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波兰诗人米洛什曾在《米洛什词典》后记中写道:“我们最应该做的是深入每个人的生活和命运的核心……”如果每个人的人生和命运轨迹都是一波一波的,那么他一定是在一条宽阔汹涌的时代之河。

诗人叶延滨给了我们这样一个肯定和肯定的回答和印证。

当代作家、诗人叶延滨,现任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曾任《明星诗刊》主编,《诗刊》主编。出版个人文学专著51部,作品自1980年以来被收入国内外500余部选集和大、中学教材。部分作品已被翻译成英语、法语、俄语、意大利语、德语、日语、韩语、罗马尼亚语、波兰语和马其顿语。代表作有诗集《干妈》、诗集《二人转》等。

(文化)叶延滨:敬畏诗的圣洁

作者简介:

李牧马,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行业委员会委员、志愿者服务部副秘书长、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原中国铁路作家协会秘书长、中国铁路书法家协会秘书长。在《诗刊》、《人民文学》、《中国书法》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诗文1000余篇,发表《铿锵青藏》、《碎银集》、《棕榈遗址》等诗文15篇。作品入围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得郭沫若诗歌奖、第七届、第八届全国铁路文学奖一等奖。

(文化)叶延滨:敬畏诗的圣洁


标题:(文化)叶延滨:敬畏诗的圣洁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吉林福音时报介绍

吉林福音时报立足本地,服务市民,是吉林省内比较知名的互联网媒体传播媒体之一,专业的编辑、记者团队为网民提供新鲜、真实、有用的新闻资讯。在吉林福音时报不仅可以看到最快最全的长春新闻资讯和生活信息,还将要闻、焦点、社会、民生、财经、房产、汽车、教育、健康、旅游等一网打尽。特色鲜明、内容丰厚的吉林新闻网让您的视野丰富多彩,让您的生活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