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吉林福音时报”,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吉林长春、吉林、四平、辽源、通化、白山、松原、白城、榆树、德惠、蛟河、桦甸、舒兰、磐石、公主岭、双辽、梅河口、吉安、临江、扶余、洮南、大安、延吉、图们、敦化、珲春、龙井、和龙等各市发生的最新资讯。

主页 > 新闻 > (文化)毕淑敏:我希望,《花冠病毒》永远只是预言

(文化)毕淑敏:我希望,《花冠病毒》永远只是预言

来源:吉林福音时报作者:阙永春更新时间:2020-10-21 13:16:01 阅读:

本篇文章5921字,读完约15分钟

“3月20日。一种来源不明的病原体强烈攻击偃师,最初被命名为卡罗拉病毒。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血痰、腹泻、全身虚脱。患者人数已达数千,死亡人数累计数百。”

“医院里的危重病人无处不在,死亡在所难免。对普通人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恐慌和悲观情绪蔓延。”

“瘟疫突然升起。如果你一直呆在家里,你会觉得没那么危险。家还是原来的家,小环境保持稳定。走在大街上,我会深深地感受到,瘟疫已经湮灭了所有人的娱乐,取消了工作的乐趣。”

……

2020年1月,新冠肺炎肺炎袭击武汉,一切来得如此措手不及。今年2月初,面对不断飙升的确诊人数,有网友评论说,今天发生的一切,与作家毕淑敏在2012年发表的小说《卡罗拉病毒》中描述的是如此相似。“突如其来的瘟疫,城市封锁,人们逃难,还有抢购风...这部小说就像一个‘预言’。”

毕淑敏在小说序言中说:“这本书渗透着我人生的结晶...它包含了我对过去和未来世界的回顾和展望。它包含了我对宇宙的好奇和幻想。”

2003年,非典爆发。作家毕淑敏被中国作家协会选中参加专题采访组,因为他是医生,是军人,去了非典一线。她走访了抗击非典的一线医生护士,以及从非典中康复的患者,包括外交部、国家气象局等部门,结合自身经历,酝酿沉淀了八年,于2012年撰写了《卡罗拉病毒》。

“这几天好多朋友都在打招呼,大家同时问一个问题,‘八年前怎么预测的?’日前,居住在北京的著名作家毕淑敏接受了新华社《每日电讯报·草地副刊》记者的专访。她说:“我希望这永远只是一个预测,而不是再现。”

毕淑敏说,如果造成灾难的土壤依然存在,人类和病毒之间就会爆发战争,很有可能会爆发另一场战争。“我坚信瘟疫会过去,我们会赢。但是,要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并加以弥补。我们付出的代价太沉重了。”

当我听到“人传人”的消息时,我痛苦万分:魔盒被打开了

草原:疫情爆发后,你写道:“我清楚地记得,当我听到钟南山院士说新冠肺炎肺炎是人传人的消息时,我感觉像是晴天霹雳,肝胆颤抖……”当时你在做什么?这个消息是从哪里来的?你当时的第一反应和最大的担心是什么?

毕淑敏:从新闻上听到钟南山院士的这个说法。武汉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后,我一直特别关注“人传人”的问题。非典的经历是病毒收获更多生命的必备条件。听到这个消息,我痛苦地想,魔盒打开了。

草原:你是怎么度过得知疫情后的这几十天的?你对新冠肺炎的肺炎疫情做了什么?

毕淑敏:记得看完春晚还没睡着。完整稳定的睡眠对身体的免疫力非常重要。在元旦,我们吃冷冻饺子。你需要出去买菜,尽量减少。

基本生活变成:

第一,听新闻。了解整个疫情的变化,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做。

第二,配合社团的各种安排,遵纪守法。

第三,与家人和朋友保持密切联系,相互鼓励。

第四,维护生活基本规律。因为他是新冠肺炎肺炎的高危人群,年纪大了,有基础疾病。不要给社会增加负担,不要给孩子添麻烦。

第五,做口罩。我从网上买了熔喷无纺布的下脚料,自己做口罩,解决了家里没有口罩的困难。

6.继续写小说。

七、读书。

草:17年前非典过后,你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毕淑敏:非典八年后,我写了小说《卡罗拉病毒》。这是我目前为止的最后一部小说。

写完后,我在世界各地游荡。从非典中,我感觉到人类是如此脆弱,世界是如此紧密相连。我觉得我老了,不赶紧去看世界,可能就来不及了。

从那以后,我游历了几十个国家,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启发。写过一些游记,如《非洲三万里》《美国小宇宙》《破冰北极》《南极》《巴尔干青铜钥匙》等。希望能和更多的朋友分享这些经历。

草:有作家说,“17年后,在灾难面前,人类表现出相似性——动员、应对、治理、救援、合作、创造、遗忘……我们在2003年付出的惨痛代价,17年后又回来了。我们都不想等到下一个,两三个17年,那时人类将永远重复同样的错误……”也许,这是你完成科幻小说《卡罗拉病毒》时的一个初衷或愿望,8年后可以称之为“预言”?

(文化)毕淑敏:我希望,《花冠病毒》永远只是预言

毕淑敏:你说得很对。当初就是带着这样的想法和恐惧开始写《卡罗拉病毒》的。

在我所有的小说中,本来就是最平淡的一部。

我一共写了五部小说,第一部《红方》被印了很多遍,拍成了电视剧。《血玲珑》也是如此。拯救乳房(标题不是我起的)引起了轩然大波。《女心理医生》已经印了很多遍,正在拍电视剧...只是《卡罗拉病毒》出版后,一直默默印刷。

我对这种反应有所准备。中国人健忘又幸运,以为灾难已经远去,不屑回头。

我曾经想过:也许在我死后很多年,瘟疫会再次大流行。也许有人会在一个尘土飞扬的角落里找到这本书,发现很多年前有人试图发出警告。那时,我已经去世了。我只能在天堂为人类哭泣。我没想到的是——这么快!仅仅过了17年,瘟疫又来了。

这次覆盖面更广,死亡人数更高。

他奉命亲自采访非典,撰写《卡罗拉病毒》,希望防止悲剧重演

草:2003年你经历非典,奉命亲自到一线进行实地采访。能说说那次孤立经历的感受和面试时最触动你的事吗?

毕淑敏:有很多事情让我感动,最深刻的记忆就是一线的医生护士会告诉我,他们能看到哪张床更容易死。一开始我以为判断是基于医学的角度,比如谁病的比较重,年龄比较大,或者有潜在的疾病。但他们告诉我,即使这些客观因素大致相同,病人自身的心理状态也会导致人生的不同结局。

简而言之,能战胜疾病,生存概率更大的,是那些对生活有积极看法,努力接受医疗,有强烈生存本能,从不轻易放弃的人。

包括这次抗击新冠肺炎肺炎,你也可以在电视上看到,很多康复的人都在说:信心很重要,心态一定要好。

好的态度从何而来?

如果你病得很重,一个人躺在病床上,平日积累的心理能量会成为你生活中极其重要的支撑点。如果你总是消极,到了绝症的时候给自己弱弱的打气,大概效果不大。

所以平时一定要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建设,磨炼自己淡定勇敢合作不气馁不轻易放弃的顽强拼搏精神。这在抗击鼠疫的关键时刻非常重要。

我面试过很多医生护士,如果私下见到,我都认不出来。我没有见过他们完整的面孔,但我记得他们的声音,他们在危机时刻挺身而出。

草:《卡罗拉病毒》是你在2003年非典一线采访8年后开始写的作品。我们想知道你当时的想法和想法,以及创作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你为什么开始写的这么慢,这期间你有什么想法,你的创作思路发生了什么变化?

毕淑敏:当面对即将被处死的雅典人时,苏格拉底向所有人宣称“未经审查的生命不值得活下去”。

考试是个动词。意思是——仔细观察,反复分析。

我想借一下。未经审查的疫情信息不值得写。这是我深入一线,采访非典各方面,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后对自己说的话。

考试的重要性在于提供思考的方式和方法。它要求人们问自己问题,以发现长期以来被认为理所当然的现象背后是否存在邪恶和愚蠢的无知。

我需要时间,思考,甚至梦想的参与。那段时间,我看了很多书,做了很长时间的作业。在梦里,我无数次梦到病毒。他们邪恶,华丽,摇摆。

非典过后,我在理性层面上判断瘟疫离我们不远了。如果说非典发生离开了,有些人乐观的认为只是意外和意外,我认为是大错特错。

通过对非典整个过程的回忆和思考,以及阅读大量关于人类进化史和病毒学的资料,内心充满了深深的忧虑。写《卡罗拉病毒》的时候,我把自己的想法嵌入到故事中,希望能向更多的人传达生物危机感,起到警惕的作用,尽量防止悲剧重演。

病毒无意识,无脑。但是人类作为这个星球上最高的生物,有良心有理智。病毒在变异,人类在进化。人类绝不是万能的,病毒不会自动停止攻击人类。对于病毒,不要打扰它,不要强迫它跑出原来的栖息地,不要杀死原来的宿主,也不要让它突破“井水不排除河水”几千年的生存极限。一旦变异冲出江湖,人类在战争初期就完全缺乏反抗手段。病毒为了鱼而杀人,情况会对人类非常不利。大规模感染和死亡几乎已成定局。

(文化)毕淑敏:我希望,《花冠病毒》永远只是预言

病毒不可能完全被杀死。根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的最新报告,已有近5000种病毒被分类。这不包括大量未分类的新病毒。除了找到一个平衡点与之和平相处,你还有什么别的选择?!

草原:新冠肺炎爆发肺炎后不久,很多学者推荐你的卡罗拉病毒,认为八年前写的书有预言性。我们注意到很多读者也翻了一遍又一遍。你认为这本书有什么价值?

毕淑敏:《卡罗拉病毒》是在伟大的民族危机时期翻出来阅读的。人家叫我灵媒,甚至问我有没有特异功能。我除了激情和笔什么都没有。

有读者告诉我,请记住,人在危险中永远不能忘记的人和事,通常都是有意义的。比如我们会想到人民战士,白衣天使,举报人,无数平凡而伟大的志愿者……幸好你的小说还能再被讨论。我说是中国作协送我上前线的,只是一个任务。

在旧书市场上,这本八年前制作的旧书已经卖了几百元。最近,一家出版社正在紧急印刷卡罗拉病毒,预计很快就会上市。

草:听说中医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你在小说里多次提到中医在对抗病毒中的积极作用。如何看待中医在这场疫情中的作用和价值?

毕淑敏:中医帮助中国人民走过了一段非常漫长而艰辛的发展历史,其可贵价值有目共睹。我对中医充满了尊重、信心和期待。

西医识别新的疾病,从微观方面入手,比如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忙于为一个环节生产药物,包括开发疫苗。

中医以人是整体的观念辩证待人,注重调节人的全身抗病能力。这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应对方式,值得期待。

草:卡罗拉病毒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心理能量小说。作为一名曾经的医生和心理治疗师,你在小说的序言中写道,“当你遇到身心的突变,就像这本书里的极度困苦,你最终必须依靠你的心理能量。”请问普通人除了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敬畏之外还能做什么?

毕淑敏:目前,我们必须保持坚定的信心和良好的情绪,多做积极的思考,让我们的心理能量保持温暖和饱满。它和药物治疗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我们必须有永不放弃的信念。

手机里有源源不断的信息,真假难辨。很多信息都是假的,但是被转发重复了很多次,所以人们会下意识的选择相信,产生恐慌和紧张的情绪。处理的方法就是保持冷静的头脑,有眼光,有鉴别力,不接受来自未知来源的信息威胁。如果实在无法鉴别信息的真实性,可以坚决关闭。

每天听看新闻和广播,安静的多看书。我指的是正规出版的纸质书。这种古老的仪式感会稳定你的情绪,让你的格局变大。

说到要选择的书的类型,我倾向于选择历史书,可以让人们的目光从日常生活延伸到历史的辉煌深度。其次,传记和旅游类书籍也可以酌情阅读。你会发现,再伟大的人,也从来没有过顺利的人生,一定经历过挫折和磨难。看旅游书籍和相册,或者在电脑上欣赏美丽的风景图片,也可以增强空之间的深度感,使人们成功地转移注意力。至于对戏剧的追求,我觉得还不错,但是要在选择上有一点点区别,多采取积极阳光的类型。太苦太诡异了拜托。

(文化)毕淑敏:我希望,《花冠病毒》永远只是预言

病毒远比人类古老,克服病毒最有可能的方向是平衡

格拉斯:比尔盖茨曾经说过,“未来,流行病将是比核武器更大的威胁”。你认为人类在与这个看不见的敌人的战斗中应该做些什么?

毕淑敏:病毒远比人类古老。如果一定要说谁是地球的主人,病毒比我们更有资格。病毒肆虐,怎么变异的?为什么从原始状态冲出去疯狂染指人类?如何才能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上与自然界的各种生物和平共处?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否则,当灾难突然升起时,我们不知道它从何而来。当灾难离开时,我们不知道它为什么离开。我们甚至不知道的是——下次还会再来吗?人类生活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中。

(文化)毕淑敏:我希望,《花冠病毒》永远只是预言

病毒是地球上最后一个敌人的说法震耳欲聋。人类面临的最大风险不是原子弹(可以控制不引爆),也不是饥饿和贫穷(可以通过不懈努力改善和消除),而是如何与病毒相处(人类现在几乎完全被动)。没人能置身事外,没人能置身事外。人是命运共同体,你逃不掉的。

击败病毒最有可能的方向是平衡。根据现有的不完全统计和估计,世界上有31万种分类植物,包括动物和真菌,超过190万种。最终统计预计将超过1000万种。这么大的阵营,人类必须和他们相处。不仅是为了那些物种有繁衍生息的权利,也是为了自然和人类的长期稳定。

人类处于物种进化的最高宝座之上,因此承担着更大的责任。不能凭借自己的有利地位去杀人。是大男子主义,自然会严惩。

草:你在《卡罗拉病毒》的序言里说,“人类和病毒之间肯定有战争。”这句话背后更深的含义是什么?如何看待人类和病毒长期共存?

毕淑敏:从HIV开始,我们就遇到了SARS,尼帕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等等。这些新兴的传染病基本上来自野生动物。一些与人类相距甚远的病毒跑出了它们原来的宿主,以某种方式攻击人体。在适应了人类的环境之后,他变成了一个可以直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超级杀手。

这一次,新冠肺炎肺炎病毒基本上是野生动物来源的病毒。看到华南海鲜市场出售野生动物的图片,令人震惊和恐惧。

我在想,除了武汉,中国还有哪些城市曾经有过这样的市场?没有看到相关的反思和回顾,但相信一定有。也许华南的海鲜市场并不是SARS-CoV-2的第一源头,但它作为一个二传手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人和动物要长期相处,就要长期与其中的病毒相处。不言而喻。

草原:我们应该如何把握人类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毕淑敏: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关系有其历史演变。猎杀野生动物是人类生存和获得足够蛋白质的基本保证。“吃肉睡皮”就是那个时代的写照。大型凶猛的野生动物对人类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如果古人逃不掉,他们会拼死一战来保命。

进入农耕时代后,人类食物来源日益多样化,一些野生动物被驯化成家禽家畜,丰富了营养来源。至于自卫,除非野生动物不与人类相遇,否则还是要奉行格杀勿论的策略。比如中国故事里的“宋武打虎”、“东郭先生和狼”,外国故事里的“农夫和蛇”等等。,仍然表达和传达着连续杀人的信息。

现代社会不一样。第一,由于人类狩猎和环境气候变化,野生动物的数量大大减少,许多已经成为“弱势群体”,不再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而在其中生活了数亿年的病毒和细菌,由于其宿主生存条件的变化,开始四处逃窜,有着将人类变成其最终宿主之一的巨大危险。

从非典到新冠肺炎的17年里,我们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有一点是完全没有改变的,那就是人的生命依然脆弱,人性的黑暗依然存在。当然,勇气和无私的精神也是辉煌的。只有17年,不能让身体进化出对新病毒有针对性的抵抗力。所以,不缺打架。

人类和地球上的一切必须和谐相处。否则被杀的不只是他们,最后一把屠刀也会像古代土著的武器“飞”一样急速反弹到人类的脖子上。

我们应该从痛苦的经历中吸取教训,并加以弥补。目前疫情严重,要千方百计抗击疫情,咬紧牙关度过难关,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


标题:(文化)毕淑敏:我希望,《花冠病毒》永远只是预言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吉林福音时报介绍

吉林福音时报立足本地,服务市民,是吉林省内比较知名的互联网媒体传播媒体之一,专业的编辑、记者团队为网民提供新鲜、真实、有用的新闻资讯。在吉林福音时报不仅可以看到最快最全的长春新闻资讯和生活信息,还将要闻、焦点、社会、民生、财经、房产、汽车、教育、健康、旅游等一网打尽。特色鲜明、内容丰厚的吉林新闻网让您的视野丰富多彩,让您的生活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