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吉林福音时报”,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吉林长春、吉林、四平、辽源、通化、白山、松原、白城、榆树、德惠、蛟河、桦甸、舒兰、磐石、公主岭、双辽、梅河口、吉安、临江、扶余、洮南、大安、延吉、图们、敦化、珲春、龙井、和龙等各市发生的最新资讯。

主页 > 新闻 > (文化)冯骥才:俗世奇人是天津卫的灵魂

(文化)冯骥才:俗世奇人是天津卫的灵魂

来源:吉林福音时报作者:阙永春更新时间:2020-10-21 15:08:01 阅读:

本篇文章5367字,读完约13分钟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冯骥才创作了54个“世俗奇人”系列短篇小说。它的风格统一而富有传奇色彩,描述了清末民初天津卫的地域特色、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也展示了中国民间文化的精湛技艺和智慧。

近年来,冯骥才一直在为保护传统文化而奔波,但他从未放弃寻找和书写世间奇人。2019年,冯骥才创作了《大观鼎》、《弹弓杨》、《孟大鼻》、《齐老太太》等18部新作,现已融入《人间世说新语》,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完整的《人间世说新语》54部系列。

77岁的冯骥才还有一种“能量”,当然不仅仅是他以前的职业篮球运动员留下的身体和活力。面对读者,冯骥才总是拿出最真诚最有价值的东西与读者交流。即使在小规模的观众见面会上,他也会站直身体,与读者交流,以示尊重。

面对他所关心的文化遗产的抢救,20年来他不遗余力地走在大街上;面对自己热爱的天津文化,他总觉得有责任为这里的精神做点实事,哪怕只是写一个小人物的街头生活。

无论是创造、拯救文化遗产,还是书写城市文化,一切都是一件大事。在这些可以说大话或者指指点点的问题上,大丰其实做了他应该做好的事情。

作家的真实生活不是被发现的,而是无意中积累的

问:《世界奇人》看到你这些年跑不同领域,是对你的一种回报吗?

冯骥才:我是一个跨界的人,穿梭在不同的领域。恐怕你看不到。我77岁了。在过去的20年里,我一直在涉山涉水,一直在做文化遗产调查和古村落调查。这些事情还在做,因为我们的文化遗产和我们的村庄还面临着非常大的问题。我觉得还是我的事。

但是等我年纪大了,多花一点时间在学习上,文学自然就回来了。有人说这是我的回归,但我是这么认为的。我不想写小说,小说让我写。在过去的20年里,我写的小说很少,甚至少到没有写,但现在我觉得有很多事情要我去写。

原因是什么?我体会到了一个概念,其实作家的真实生活不是被发现的,而是无意中积累的。为什么粉碎“四人帮”后的80年代,我们爆了那么多文学作品,爆了那么多艺术家?那就是十几年的积累和压抑,必须爆发。在过去的20年里,当我去全国各地调查时,我遇到了各种各样创造文化的人。这片土地激发了各种各样的情感,并引发了许多关于文化的体验、感知和思考。这些东西都积累在心里。现在写比当时一直写,一直找题材更自然。

(文化)冯骥才:俗世奇人是天津卫的灵魂

问:《世界奇人》中“奇怪”是怎么定义的?是否有特殊的文化意义?

冯骥才:“奇”就是不平凡,底线出乎意料,上限不可思议。这些人在我们的生活中,或者他们有特殊的技能,或者他们待人接物,做事出人意料。这样的人叫奇怪的人。在古代,故事不叫故事,叫传说。没什么奇怪的。没有什么奇怪的,大家也不会口耳相传。

如果你深入你的生活,你会发现许多这样奇怪的人。经过20多年的文化遗产抢救,我看到中国有太多的奇人——有本事的人,有特长的人,有想不到的人。希望通过一个巧妙的故事挖掘出一个独特的人物。

问:你能讲一个你在生活中遇到的陌生男人的故事吗?

冯骥才:我没有把这个故事写进书里,但是我到底怎么了。天津有一种美食,叫十八街麻花。我知道它有一个绝招——“望天面”。面团制造者观察天气来制作面团。不同的天气方法不同。我觉得很有意思。我去18街麻花找他们老板。我说去见见他们的师傅,老板很有礼貌的说:“冯先生不能这样。”。他说油条可以看,面条没看。

问:如果要写这样的故事,真的会考验作者。

冯骥才:是的,但是作家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因为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很多,所以生活的细节都是积累下来的,有机会可以把这些生活写成小说。遇到一两个好的细节,剩下的就看我的虚构能力了。

所谓虚构,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命运可以虚构,故事的情节可以虚构,但人生不能虚构。小说需要大量的生命,作家需要在生活中积累大量丰富、扎实、扎实的生命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小说就没有条件。现在,我总是提一句话让作家“深入生活”。我不认为生命是可以找到的。你找不到生活中最好的细节。十几年过去了,生活中一个人不经意的事情,很多细节都能记住。只看到就写下来,或者通过小说写下来。

(文化)冯骥才:俗世奇人是天津卫的灵魂

天津人说泥人张狗不理,老百姓都是奇人

佩服你身边那些有能力,有能力,有色彩的人

问:这次人文社不仅出版了《世界奇人大全》,还开发了一套创意产品——你为小说画的54幅插画扑克牌。你什么时候开始画这些插图的?

冯骥才:这本书出版前没画过,一般都是画的。

说说我的工作方式吧。我特别喜欢收集书籍。我会买好看的书,每次出国都会买很多。我家有各种各样的书,每本都有不同的功能。上面写着一句警句,每次想到什么深刻的东西,就写在上面,就像泰戈尔写《飞鸟集》一样。有一本书是手稿本。有时候会冒出一个想法,哪怕只是一个题目,我也会把题目写在这本书里。有时候脑子里冒出一个人物就会写两句,过两天就忘了。

(文化)冯骥才:俗世奇人是天津卫的灵魂

《世界奇人》里也有一本书。这本书我写了三卷,每一卷都很厚,从头到尾都是乱七八糟的东西。比如我想写几句这个人的趣事,然后画出他的各种动作和形态。如果我知道这个人在我心里是什么德行,我一定会把他拉下水。每个角色都画了很多画,例如,有20多个泥人。

等到要出版的时候交给人民文学出版社,选一个人物打勾。画插画很好玩,画天津人也很兴奋。人文社的编辑也很有想法。扑克牌只有54张加上王小王。他们把我小说里的每一个人物做成一张扑克牌,整合成一副扑克牌。

问:《天下奇人》描述的是清末民初天津卫的地域特征。里面的人物不仅在显赫的上流社会,也在普通的民间。人物与天津关系密切。在创作《世界奇人》的过程中,你如何表达天津的地域文化?

冯骥才:我写这些人物和故事,真的是在追求所有人物的共同性格,也就是天津人的性格。我更注重天津的集体性格,也就是地域特色。20多年来,我们做文化遗产抢救是为了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实际上是为了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多样性。

天津人是什么性格?天津是码头,是中西碰撞的地方;天津人豪爽,忠厚,调侃,幽默,斗气,但斗气不严重。我举个例子。有一天下班骑自行车,路过一个岗哨。当时,警察正坐在街角的圆柱形瞭望塔里。有一个年轻警察,前几天刚上班,但是刚穿上警服,看起来有点骄傲。一位老人正在推一辆自行车,后面绑着一堆木头。因为老人穿着棉裤,走了三步就再也没上车。路过的车辆很多,警察有点担心老人,怕他被撞。

(文化)冯骥才:俗世奇人是天津卫的灵魂

如果其他地方的警察看到了,大概会说:“爷爷,这个地方的车太多了。去那里别碰你。”天津人不这么说。警察笑着对老人说:“爷爷,你要想练车,就找个安静的地方练。”这是天津人。换句话说,天津人平时都是这样说话的,所以马和是唯一土生土长的天津人。

城市具有城市的集体性。天津人和北京人不一样。天津人从来不谈名人,齐白石、李可染、郭沫若、茅盾;天津人说泥人张,狗不理,和普通人一样。天津人很佩服身边那些有能力、有能力、多姿多彩的人。这是天津人。因为我喜欢这样一个群体造成的集体性格,所以自然会写这样的东西。

我不是追天津。

是天津实力,也就是天津精神

问:这些故事里的语言也有天津味。

冯骥才:《我的世界奇人》希望表达天津人的地域性格和独特可爱的地方。我也在摸索小说中的一种语言。我叙事小说的时候,不追求天津味,天津味是一种表象。我追求的是天津实力,也就是天津精神。所以我想把天津人的气质融入到我小说的语言中。我写的时候经常笑。我喜欢写这样的小说,觉得很享受。

问:你说天津是城市。如何评价天津的城市文化?天津的性格也是历史沉淀的东西吗?我们可以看到你们的故事都有很浓的天津味,但是今天,在文学版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京味海派作家,也可以看到东北文艺复兴新作家在今天崛起写东北,但是很难看到谁在继续写天津。

冯骥才:这个问题很好。说到城市的存在感。在当今中国的大格局中,城市的存在感并不是很强,因为它不是一个处于风口浪尖的城市。这和一百年前的天津不一样,提到天津,就叫“大天津”。外国的东西在到达北京之前必须去天津。他们到了北京,慈禧太后可以看到,送进宫里,一般人看不到。因为天津是租界,外国人先来租界,所有电报、邮局、火车、电电话、自行车都先来租界。

(文化)冯骥才:俗世奇人是天津卫的灵魂

小时候经常听到一个词叫“大天津”“大上海”。然而,一个城市的发展就像一个国家的发展一样。三十年来,一直在河的东边,河的西边。除非一个地方有强大的人,有地位高的人,你才能继续繁荣。

这个也不是作家能解决的。当一个城市没有那么繁华和犀利的时候,作家是解决不了的。但是作者应该做的是保持城市文化的特色,呈现城市有吸引力的东西,让外人更多地了解它。很多人不知道天津。他们觉得天津是煎饼果子,天津可爱的多了去了。我想写在小说里。

所以说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好作家尤为重要,因为读者会根据作家写的东西重新理解这里的文化。俄罗斯文化正处于一个高峰,因为有大量的人如托尔斯泰、普希金、契诃夫、柴可夫斯基、列宾等,他们通过自己的文艺作品,以更加集中、生动、迷人的方式反映一个民族的气质和精神。没有这些人,你连俄罗斯的性格都不知道。

《天下奇人》写于清末民初。按照《文化年鉴》史学派的观点,一个地方的文化在一定时期往往特别生动。比如在上海,最生动的表现是30年代穿旗袍的时候,周璇和张爱玲都在那个时代。上海的电影、画报、歌舞特别出名;北京最有特色的是晚清。天津最有特点的是租界时期,也就是中西碰撞的时期。

东方人和西方人看对方的眼光不一样。我在《Monoscope》里说过,东方人眼中看到的西方人不是西方人眼中看到的西方人;西方人眼中看到的东方人,不是东方人眼中看到的东方人。就像在男人眼里看到女人一样,在女人眼里既看不到女人也看不到男人。它是不同的,这种不同需要作家敏锐地发现。

问:你说天津的现代化甚至比北京更早,但也有一种感觉,西方文化和租界文化对天津本地市民的影响不大,甚至有些传统文化性格在今天的天津人身上也很难找到。比如天津,以前是一个很重要的码头城市。码头城市的江湖文化和码头都想从北往南,从东往西跑,但今天的天津人非常想家。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冯骥才:想家还不错。有些男人不想家,妻子也不幸福。我爱家。我70多岁了。我这辈子都没离开过天津。但是我很了解天津。天津人善良,抱团。比如我在天津路问“和平路怎么走”,天津的出租车司机会说“上来我送你”。天津人受燕赵文化影响,给予忠诚。我一个朋友来天津找我。司机说:“你找大丰。大丰在天津大学。我带你去。”。不同地方的人性格不同,各有所长。

(文化)冯骥才:俗世奇人是天津卫的灵魂

在这个阶段,唤起人们对自己文化的热爱是非常重要的

问:这些年来,你一直在为保护文化遗产而奋斗。你认为现阶段有哪些急需改进的地方?

冯骥才:我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我们的人民不认为自己的文化重要,人民也不认为这些东西在生活中是不能放弃的。

一条街上有许多值钱的房子。为什么容易被拆?不一定是政府或者开发商想拆房子。很多普通人觉得房子太小,破了。他认为房子没有价值,所以他拆除了它。

最大的问题是当代人与我们自己的历史文化脱节。他们看不到历史留下的东西的价值和重要性。人们看不到一条街道或节日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欣赏价值、审美价值和历史见证价值。只看这个东西能不能变成钱,如果有人能去拜访赚钱,他会觉得他的东西值钱。

我认为现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是如何唤起人们对自己文化的热爱。一定程度上也是我们教育的问题。从教育上告诉孩子,这些节日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元旦、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七夕、重阳节是人生的高潮,每一个节日都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还应该知道每个节日对中华民族的意义,以及这个节日的灵魂是什么。近年来,我们对节日有了更好的认识,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必须从教育入手。我认为传统文化的教育是一个方面。另外,带孩子去体验传统文化,光学习和写答案是不够的,还要自己去体验。

(文化)冯骥才:俗世奇人是天津卫的灵魂

问:个人经历真的很重要。

冯骥才:小时候老师带我们去郊区郊游,我们看到草发芽了。我记得老师在垂柳上找嫩柳条,插在泥里。第二年,老师带我们去那个地方,看看你去年插的那棵柳树有没有生长成熟。孩子们很高兴看到wickers真的在成长。此时的他不仅有成就感,更重要的是,自然是春风得意。他感受到了自然与人的关系,节日与文化的联系。

问:谈到教育年轻人,许多中学生和他们的语文老师非常喜欢你的《世界奇人》。对于正在学习写作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吗?

冯骥才:我的小说不长,三四千字,一般在两千字左右。希望两千多字写一个字,真的不容易。其实短篇小说需要用最经济的笔墨,用准确的文字把人物带入生活。想写东西,就不要在不了解的情况下,用模糊的方式去写。你一定要让它在脑海里活灵活现,然后找个词写出来。

写风景,写东西,写一个东西,你要看的逼真,要看的有表情。我有一个好朋友韩美林。我写过他的口述史,很了解他。他喜欢画小动物,猫狗画得很可爱。其实他的画很可爱,很重要。他用爱画小动物。因为他在“文革”期间吃了很多苦,所以他在最苦的时候画最可爱的东西来安慰自己。因此,他用爱作画。他画的一切都被认为是一幅人画。他画了一只鸟,指着一只眼睛说:“看,那只鸟朝我眨了眨眼。”。他心情特别好,觉得自己画的东西是活的,活的。

(文化)冯骥才:俗世奇人是天津卫的灵魂

这是大概的观点。写一个植物,一定要看到它是真实的,有生命的,有魅力的,有吸引力的。所以,我们教孩子写字,不仅要教他们怎么写字,还要教他们怎么想象。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在动笔前想得漂亮生动。

标题:(文化)冯骥才:俗世奇人是天津卫的灵魂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吉林福音时报介绍

吉林福音时报立足本地,服务市民,是吉林省内比较知名的互联网媒体传播媒体之一,专业的编辑、记者团队为网民提供新鲜、真实、有用的新闻资讯。在吉林福音时报不仅可以看到最快最全的长春新闻资讯和生活信息,还将要闻、焦点、社会、民生、财经、房产、汽车、教育、健康、旅游等一网打尽。特色鲜明、内容丰厚的吉林新闻网让您的视野丰富多彩,让您的生活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