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吉林福音时报”,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吉林长春、吉林、四平、辽源、通化、白山、松原、白城、榆树、德惠、蛟河、桦甸、舒兰、磐石、公主岭、双辽、梅河口、吉安、临江、扶余、洮南、大安、延吉、图们、敦化、珲春、龙井、和龙等各市发生的最新资讯。

主页 > 新闻 > (文化)《象脚鼓》:一首行云流水的乐章

(文化)《象脚鼓》:一首行云流水的乐章

来源:吉林福音时报作者:阙永春更新时间:2020-10-21 22:20:02 阅读:

本篇文章2518字,读完约6分钟

根据中国舞蹈家邰丽华的作品改编,作家尹建玲的新作《象脚鼓》最近由田甜出版社出版。该作品讲述了一个失去听力的小女孩董茵的故事。

尹建玲属于那种可持续发展的作家。她的写作一直在平稳地进行,我们总能看到她的新作品在等待一段时间后如期到达。这些年来,也许她的写作从未吹出来,但也从未有过令人费解的长时间沉默和蛰伏期。《大象脚鼓》与她最后一部作品的时间间隔恰到好处。这种速度让人觉得她的写作是属于她一生的——她会一直以这种节奏写作。关键是她的每一部作品都能保持很高的文学水准。在她的情况下,我们几乎想不出“重复”和“停滞”这两个词。题材大不相同,人物也总是不一样。很少有作家像她那样涉足如此广泛的生活领域。不久前,她在寺院里徘徊,感叹地震的废墟。现在,她像风一样去了聋哑学校。空的时间跨度很大,人物也千差万别,这是她作品留下的深刻印象。但似乎有一些只属于她的审美元素,把这些作品和谐地统一了起来。她有她的情感表达,她有她的小说修辞,她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叙事风格,后来的写作只是丰富和加强了这种叙事风格。她之所以一直出版自己的作品,总是让作品配得上“文学”——她是我们团队中一个总是看不上艺术素质低的作品的作家,原因不仅是她对文学的不断热爱——文学是她永恒的爱,更是她不断的修炼。当许多人专心写作时,她会在日程表中留出足够的时间阅读。她不只是看儿童文学。就我们的交流而言,我感觉她看的书很少是儿童文学,而是大文学意义上的。我很赞成一个给孩子写书的人,走在专业之外的阅读范围很广。从《象脚鼓》的标题到作品的内容和叙述方式,我们都能感受到她惯常的阅读目光——这种目光甚至超越了文学。儿童文学是一座小山,但赢得这座小山的力量可能不在这座小山,而在儿童文学周围的小山。

(文化)《象脚鼓》:一首行云流水的乐章

尹建玲写的这个故事,无疑是一个悲剧。也许悲剧感更符合她对世界的认知,更符合她的审美情趣,更符合她对人性、生命、生命的理解。我们可以想象她写《象脚鼓》时的写作状态:与世界共愁,与人物共愁。

怎么写出这么悲伤的故事?通常是用真实的语言写的——用现实的方式写的。尹建玲显然不愿意采取这样的路线。她想用一种美丽的风格来写作——悲伤、痛苦和永远无法弥合的缺陷。关于现实与文学的区别,以及艺术会如何处理现实,有一个隐藏的话题,与艺术辩证法有关。如果说那个叫董音的女生,显然不仅仅和音乐有关,现实中也和舞蹈有关,她遇到的真正的问题可能是没有诗,这种状态可能就是她的日常状态。但是尹建玲只选择了音乐和舞蹈。作品从“音乐”一词发音的口型入手,描写很有画面感和诗意:“‘音’,露出白牙似贝壳,似微笑;‘乐’,嘴唇微微蹙起,舒展开来,仿佛露出了一个蓓蕾。“这些台词意义重大。它们就像一首音乐的开始,它们的作用就像调音。一旦确定了这个声调,后面的行云流水就成了这几行的和声和变调。最后作品回到了开头,很像有美感的首富的旋律。我们觉得圆润的旋律总是在旋转,我们看到了诗意的韵脚。从她的作品目录来看,她似乎也是作为一个运动来写的——与其说是小说的理念,不如说是音乐的理念。

(文化)《象脚鼓》:一首行云流水的乐章

假设不是这样的处理,我们看到的可能不是一个有悲剧美的悲剧,而只是一个哭哭啼啼,凄惨无比的故事。前者得到的远多于后者。前者,叫董音的小女孩,不仅获得了道德上的同情,也获得了审美上的同情。

现在来说说人。

我认为作者选择这部作品中的第一人是一个非常聪明的方法。她写的是一个聋哑人——经过特殊训练,她似乎可以勉强说话,但这种说话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说话,它只是一种僵硬机械的嘴型变化,她的声音很可能永远达不到我们所说的说话的清新、准确、流畅。最可悲的是,虽然她说了一些我们能理解的话,但她自己却永远听不到。小说是写给人看的,我们需要无障碍的语言表达。我们不能忍受按照实际情况来写,所以不能吞吞吐吐,结巴很久。即使演讲者永远值得我们同情,我们也应该有足够的耐心,但这只是一个理性的提醒。事实上,我们很难从头到尾通过语言的堵塞和阻碍来阅读一篇长文章。作者可以忽略这一点,让一个语言不好的人说得流利,但这不是真的——这种感觉会破坏我们对这部小说的认可。现在如果决定用第一人称叙述,可以像没有听力障碍的人一样表达。因为那是她的世界,她有他们的语言,她有他们的表达,他们的表达和沟通根本不是问题。那是她的心语,清晰流畅。她完全有理由像我们一样说话——用她自己的方式。东音一直在和别人说话,说话——当然,这个“他者”是对自己的语言符号很了解的人。第一人称的使用,让聋人的表达变得和正常人一样流畅,但我们毫不怀疑,我们几乎忘了她是聋子。第一人称的运用也表现了作品中人物细腻的心理,使作品具有强烈的心理色彩。

(文化)《象脚鼓》:一首行云流水的乐章

尹建玲的特殊性一直没有被我们注意到,就是她对写作资源的获取和我们几乎所有人都不一样。新闻是她的职业,记者一直是她的另一个身份。采访是她每天获取新闻、新闻故事和不寻常事件的方式。她的采访极其严肃,细致,有迹可循,无孔不入,历史,演变过程,时间,地点,因果,记录,或笔或录。有时候面试时间比我们普通人能有的耐心还要长,但她似乎把这一切都当成很正常的行为,从不厌烦——至少我们是这么觉得的。她很在意三个字:真实性。她很重视想象力,也有很好的想象力,但她更喜欢把面试时获得的副产品或者通过专题面试获得的材料作为自己的写作资源,仿佛只有这样获得的资源,才能让她在使用的时候感觉更实用。她的许多主要作品都来自采访。比如《野芒婆》《废墟上的白鸽》等等。大象脚鼓自然是通过采访获得的。有时候面试过程很长,深入到每个角落。为了了解一个人,她可能会采访很多人。

(文化)《象脚鼓》:一首行云流水的乐章

她的意义在于她给我们的文学带来了新的故事。没有她,这些故事可能永远沉睡在黑暗中。除非也梦婆寺有个尼姑也有尹建玲的才华和兴趣,我们可以看一本小说叫也梦婆。除非聋校的老师或者女生有尹建玲的才华和兴趣,我们才能看到大象脚鼓。她开拓了文学的新领域。

说起这个,我自然会想到白俄罗斯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她是一个靠采访写作的作家。《锌皮童军》和《切尔诺贝利祈祷》影响很大。但是她的书是给大人看的,而尹建玲的书是给孩子看的。尹建玲善于通过采访挖掘人性,挖掘人性的美好。

(作者:曹文轩,儿童文学作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标题:(文化)《象脚鼓》:一首行云流水的乐章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吉林福音时报介绍

吉林福音时报立足本地,服务市民,是吉林省内比较知名的互联网媒体传播媒体之一,专业的编辑、记者团队为网民提供新鲜、真实、有用的新闻资讯。在吉林福音时报不仅可以看到最快最全的长春新闻资讯和生活信息,还将要闻、焦点、社会、民生、财经、房产、汽车、教育、健康、旅游等一网打尽。特色鲜明、内容丰厚的吉林新闻网让您的视野丰富多彩,让您的生活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