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吉林福音时报”,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吉林长春、吉林、四平、辽源、通化、白山、松原、白城、榆树、德惠、蛟河、桦甸、舒兰、磐石、公主岭、双辽、梅河口、吉安、临江、扶余、洮南、大安、延吉、图们、敦化、珲春、龙井、和龙等各市发生的最新资讯。

主页 > 新闻 > (文化)人民性与散文写作的抒情传统

(文化)人民性与散文写作的抒情传统

来源:吉林福音时报作者:阙永春更新时间:2020-10-23 01:16:01 阅读:

本篇文章3622字,读完约9分钟

近年来,李秀文作品中的情感显然获得了坚实的物质和精神基础。这种经历了人间冷暖却依然投入生活的情感,就是散文所追求的生活气象。借用本雅明对普鲁斯特的评论,李秀文“没有描绘生活的本来面目,而是把它描绘成那些经历过它的人的记忆”。

“两个一”和“真实写作”

江东《致长者》中的“我”常常以“失败者”的形象出现。这种“失败”不仅是世俗意义上的物质和尊严的缺失,更是精神领域作为生产者的“难产”。在《七杯烈酒》中,李秀文把最后两杯酒留给了自己,因为“实际上有两个自己,在这个石圪梁村里,三个月来,一直在坐着、徘徊、狂奔”:一个是现实中失意的人,一个是渴望回到家乡的作家。李秀文的“两个自我”无意中揭示了叙述者身心的巨大分裂。"严重的时候,一个我很难适应另一个我."前一个“我”就像笼子里的圈养动物,而另一个“我”总想逃出笼子。这似乎印证了“路上总有一个身体,一个灵魂”的说法。理论上讲,这只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冲突。从根本上说,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每个人,尤其是作家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李秀文不仅通过叙事确认了“两个自我”的存在,而且强化了作家“自我”应该消除的干扰和他所接受的一切。“真正的写作,如果你想要它来,你必须首先推开那些无用的和过客,就像另一个我,在雨中倒下,在春风滴血。”

(文化)人民性与散文写作的抒情传统

这种讨论不仅应该被小说家视为虚构的笑话,而且应该被视为进入作品的入口。在现代文学艺术中,除了一些可疑或自称的“元小说”和“元叙事”外,叙述者一般不直接揭示作者的创作意图,而是尽量隐藏自己的内心活动,甚至故意与读者玩潜在的游戏。但《江东致长者》是一篇态度极其坦率的开放文本。李秀文反复思考创作的困难和失败,现实生活的困难,以及无处安身的灵魂。他甚至毫不犹豫地把人和动物结合起来。在开篇的《猿与鹤》一书中,那个“钻火圈,踏单车,鞠躬,做鬼脸”的猿,不就是那个在众人面前拼命谋生的“他”吗?“他的长生不老不是和那只猿猴的死是一回事吗?”必须承认,现实中很多时候,我们只能是这个在众人面前“出丑”的猿猴。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一只鹤,但是这只鹤“在鸡里面呆的时间太长了”。当我们终于想起鹤在我们体内的存在时,我们失去了飞向天空的能力。

(文化)人民性与散文写作的抒情传统

让我们回到风格的问题。从文体上看,这个类比是出自作者内心虚构还是非虚构?小说还是散文?《江东致老》显然不是近年来流行的“非小说”,就像李秀文不同意小说/非小说的划分一样。李秀文的作品是真实/虚构和散文/小说的混合体。据作者说,它旨在恢复中国古代文章的传统。这种传统独立于西文的划分,并不能构成有效的对比,但对于作家来说是一种脱胎换骨的尝试。如果运用得当,会对散文观念乃至整个文体产生强烈的冲击。《江东致长者》包含文章而非散文。相反,它有效地处理了散文风格与小说/非小说的关系——如果我写一篇文章,谁在乎你写的是真的还是小说?换句话说,如果风格本身构建了一个坚定而完美的故事世界,那么它的属性就变得不重要了。事实上,李秀文在他的作品中运用了多种风格和技巧,如小说、散文、歌剧和电影,使其成为一种开放的、略带攻击性的先锋文本。从这个角度看,《江东至老》拓展了散文写作的边界和可能性。在真实性不断被质疑和解构的时代,《江东致老》的出现具有特殊的意义。

(文化)人民性与散文写作的抒情传统

回归“人的本性”的高度”

在最后一本散文集《山河袈裟》中,李秀文直言不讳地把“人与美”称为“将在余生继续崇拜的两位神”:“是的,人,在写作的同时,我在寻找和赞美这个久违的词。正是这个词让我重新做人,长出新的骨头和关节...一瞬间,我觉得莫名其妙,又要感恩写了。感恩的文字会贯穿我的一生,只是因为眼前的麦浪和米浪中的劳动,只是我想在余生中继续崇拜的两个神:人和美。”

(文化)人民性与散文写作的抒情传统

李秀文坚持“人与美”是其散文创作最内在的精神品质。江东《致长者》中的“人”是一个过时的女演员。就是那个拿着观音菩萨瓷像苦苦寻找儿子的老秦;是一个中年瘸子在车站唤妈妈;还有《关·》中从前在美国即使是叛逆的人;拯救在夜市主脚下不停歌唱的穷人;在玉林市等待主人的盲人;在亲戚家受辱,只是为了儿子能吃一口鱼的母亲……这些小人物不再只是作为背景或象征性的存在,而是成为作家的主要对象。这些极其日常却容易被忽视的面孔重新进入叙事重心,这显然是作家的意图。虽然他们在现实世界中无法拥有话语权,甚至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无法成为关注的焦点,但作家可以以他们为叙事中心,甚至是世界的主角,重新揭露和唤醒他们被遮蔽的人物和声音,这就是文学的独特魅力。

(文化)人民性与散文写作的抒情传统

《江东致长者》讲的大多是穷人,而不是底层。面对苦难,他们首先表现为沉默者。“一切河山,都像怯懦的受苦人,在黑夜里咽下自己的声音,不肯露面。”苦难的人虽然是苦难的,是无法言说的,但他人意义上的沉默的人,作为“绝对纯粹的自我”,走向“接近自我”。沉默者通向更绝对、更纯粹的自我,无疑是一种极大的讽刺。然而,结合李秀文在十年深潜后爆发的事实,看到寂静与声音的辩证法是令人惊异的。沉默的力量是巨大而惊人的。

(文化)人民性与散文写作的抒情传统

在李秀文的散文中,“人与美”紧密结合。人真的有文学意义上的美,这是文学的力量造成的,但本质上是人本身的美。《江东致长者》中的人是一群生活不幸福的人,彼此之间有着“我们都不幸福——到天涯海角”的情感遭遇。他们渺小却不卑微,他们焕发着生命的尊严和光彩。归根结底,这源于李秀文看待美的深刻而独特的方式:“我并不迷恋美本身,美本身是非常脆弱的,只有存在于更广阔的审美谱系中,美才能展现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一直对纯粹的‘美’心存警惕,但也从心底渴望一些相对鲜明的个人审美。”应该说,李秀文找到了自己“相对鲜明的个人审美”,并把它放在了一个更广阔的审美谱系中。而这种更为广阔的审美谱系,就是以人的本性为核心建立起来的“人的审美共同体”。

(文化)人民性与散文写作的抒情传统

抒情叙事《我自己的土地》

《江东致老》虽然有虚构的因素,但并不是靠故事推动叙事,而是沿着作者强烈的情感贯穿整个故事。这自然得益于散文文体独特的情感品质——与其他文体相比,散文最适合也最容易表达情感。然而,散文中的“情感”往往流入空·霍尔并加以夸大,因为抒情诗人缺乏一个稳定的价值体系。李秀文的散文激情澎湃,但又纯洁、细腻、包容。他写下了天地人间的不幸和苦难,但他始终以赤子之心体会着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混乱和苦难。《江东致长者》中的“情”才是真性情,充满了作者行走人间时的个人感受和痛苦。作者的视线是通过他敏感细腻的内心转化到内心的。把你的心和灵魂投入到外部世界和书写的对象中,显然是“自持”的写作,让风景带上了作者情感的烙印。毫无疑问,李秀文的写作是“感伤”的,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王国维对李煜诗歌《不失赤子之心》和《血书》的评价。

(文化)人民性与散文写作的抒情传统

虽然李秀文的“感觉”可以追溯到他早期的小说《泪滴痣》和《注定要上天堂》,但近年来,李秀文作品中的感觉显然获得了坚实的物质和精神基础。这种经历了人间冷暖却依然投入生活的情感,就是散文所追求的生活气象。《江东致长者》描写了天地之间的冷暖,残忍与善良,也描写了世间的扭曲与挺立,脆弱与坚韧。在作家强大而稳定的价值体系下,所有的苦难最终都会变成普通人最后的尊严,召唤出彗星出现在他们生命中的那一刻。正是在李秀文的作品中,人们找到了他们早已失去的生活意义,以及由情感而不是利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纽带。“那些被吞噬被磨损的,还对得起我的泥牛下海再打捞;那些不值一提的人或事,只要我下定决心,他们就配得上一座用浪、泪、黑铁浇灌的丰碑。”借用本雅明对普鲁斯特的评论,李秀文“没有描绘生活的本来面目,而是把它描绘成那些经历过它的人的记忆”。

(文化)人民性与散文写作的抒情传统

江东父老的哀叹,是英雄临终的哀歌,是“宁死不保”的拒绝,包含着对自己的无奈,对亲人的不情愿和告别。在江东读《致长者》很容易哭,因为作品浸润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理想,而这些在现实中早已被击溃。这并不是说李秀文的“感伤”之笔反映了“无情”的现实,甚至不是跨越文体界限那么简单。我认为李秀文的抒情性隐含着他对作为审美乌托邦的文艺的救赎和想象。除了作为表层结构的“感觉”之外,还有另一个潜在的深层结构亟待发现——即回归文学最本质的审美层面。他认为审美本身就是意义,没有别的。这与李秀文的诗学密切相关。在认识到世间的艰辛和人生的不幸和意外之后,回归文学(尤其是古典文学)的悲情传统,无疑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在李秀文这里,文学审美形式的变化也是世界展示自身意义和变化的结果,不需要外部的他者来确认。结果,文本本身摆脱了反思或社会学对现实的从属地位,形成了对现实的重塑。

(文化)人民性与散文写作的抒情传统

好的散文不受文体的限制,而是博大仁慈,通向宇宙人生的终极思考。《江东致老》融合吸收了各种文体的优点,既提高了散文质量,又发展了文体观念,确立了作者独特的“修正体”文体。他转向“传统”和“民间”寻求资源,在抒情叙事中,他呼出美丽的风景,耕耘山川。这些都凝聚在他心目中的“人与美”。在李秀文的作品中,人们闪耀着自己的美丽。沉默者会说话。

(文化)人民性与散文写作的抒情传统


标题:(文化)人民性与散文写作的抒情传统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吉林福音时报介绍

吉林福音时报立足本地,服务市民,是吉林省内比较知名的互联网媒体传播媒体之一,专业的编辑、记者团队为网民提供新鲜、真实、有用的新闻资讯。在吉林福音时报不仅可以看到最快最全的长春新闻资讯和生活信息,还将要闻、焦点、社会、民生、财经、房产、汽车、教育、健康、旅游等一网打尽。特色鲜明、内容丰厚的吉林新闻网让您的视野丰富多彩,让您的生活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