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吉林福音时报”,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吉林长春、吉林、四平、辽源、通化、白山、松原、白城、榆树、德惠、蛟河、桦甸、舒兰、磐石、公主岭、双辽、梅河口、吉安、临江、扶余、洮南、大安、延吉、图们、敦化、珲春、龙井、和龙等各市发生的最新资讯。

主页 > 新闻 > (文化)百年前伊通河岸边的长春旧事

(文化)百年前伊通河岸边的长春旧事

来源:吉林福音时报作者:阙永春更新时间:2020-10-20 01:56:01 阅读:

本篇文章771字,读完约2分钟

一百年前的伊通河边是什么景象?据编年史记载,伊通河沙底没有鱼,河中有许多“冲淤滩”。车辆甚至可以在旱季涉水而过。但在春夏季汛期,长春东部河流呈之字形,河床较高,导致春夏季河流洪水频繁,尤其是暴雨,可在河流两岸蔓延数公里。因此,住在河边的人很少。这里有很多柳树,其中一些是农民的私有财产,已经成为他们养家糊口的来源。清朝末年,一个农民去道台衙门告他在伊通河边种的林被宽城子站的俄军士兵砍倒,要求西南路记下俄军执政官,要求赔偿。河套除了柳树,还会种庄稼,正常年份收割庄稼。另外,河的两岸都是长春人的墓地。从地图数据可以看出,这里分布着大量的坟墓。因为远离城市,人烟稀少,也成了罪犯出没的地区。这里行人被抢被杀的新闻经常出现在报纸上,甚至包括日本人。

(文化)百年前伊通河岸边的长春旧事

由于商业港口的建立和日本的“满洲铁路附属地”,清末民国时期的长春是一个大规模城市开发建设的时代。为城市建设提供砖瓦的窑大多位于伊通河北岸,特别是在今天的东桥附近,如赵佳窑和万盛窑。人们选择在这里立砖窑,是因为借土用水方便。但如果发生特大洪水,砖窑就会被淹,砖窑主人损失惨重。

清末民国时期,每年炎热的夏季,伊通河都是长春人的避暑胜地,人们经常在这里洗澡。当时南关桥(今长春桥)附近和东桥是人们野外洗澡的两个主要场所。

在这里,“无数顽童在水里游来游去,互相学习”,但新闻里经常出现有人“淹死”的新闻。伊通河最吸引长春人,就是每年农历七月十五的玉兰会。这一天,长春各路商贾士绅为了“喂孤儿翻死人”,会“伸开僧道,撑起诵经台,烧钹”。人们对晚上的河灯活动最感兴趣。太阳下山的时候,伊通河边有三五批游客。晚上8点以后,河岸两边人潮涌动。晚上10点多,伴随着人们的翘首期盼,“红白相间的河灯,随着波浪荡漾,若隐若现,从上流社会传来”,一片人声鼎沸的热闹场面,让人几乎忘了那是“穿越亡灵”的玉兰俱乐部。

(文化)百年前伊通河岸边的长春旧事


标题:(文化)百年前伊通河岸边的长春旧事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吉林福音时报介绍

吉林福音时报立足本地,服务市民,是吉林省内比较知名的互联网媒体传播媒体之一,专业的编辑、记者团队为网民提供新鲜、真实、有用的新闻资讯。在吉林福音时报不仅可以看到最快最全的长春新闻资讯和生活信息,还将要闻、焦点、社会、民生、财经、房产、汽车、教育、健康、旅游等一网打尽。特色鲜明、内容丰厚的吉林新闻网让您的视野丰富多彩,让您的生活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