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吉林福音时报”,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吉林长春、吉林、四平、辽源、通化、白山、松原、白城、榆树、德惠、蛟河、桦甸、舒兰、磐石、公主岭、双辽、梅河口、吉安、临江、扶余、洮南、大安、延吉、图们、敦化、珲春、龙井、和龙等各市发生的最新资讯。

主页 > 新闻 > (文化)文坛“劳模”贾平凹的春天故事

(文化)文坛“劳模”贾平凹的春天故事

来源:吉林福音时报作者:阙永春更新时间:2020-10-21 12:08:01 阅读:

本篇文章2494字,读完约6分钟

初春,温暖的阳光驱走了寒意,三秦大地充满了生机。

今年春节,贾平凹因为放假前感冒,在一个住宅里被隔离,闭门谢客。几十年来,他一直在这里学习写作,每天看电视和手机新闻,关注疫情的变化,积极向国内作家投稿,策划《一起抗疫》特刊。这次采访是他疫情以来的第一次接待,我们看到了依然充满感情的贾平凹。

我希望这些书和期刊

将保留历史记录

贾平凹的住处很特别。一楼的客厅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硬石,在书柜、地板、走廊里随处可见。客厅墙上的“期待极致”四个字很显眼。他先招呼我们坐下,然后一边烧水泡茶一边和我们聊天。

谈及策划《联合作战》特刊的初衷,贾平凹点燃一支烟,深深吸了一口气,若有所思地回忆道:“这几十年来,她虽然离群索居,呆在家里,但总是关注新闻,被那么多英雄豪杰感动。我想,我们能拿家里孤立的人怎么办,作为作家能怎么办?”

说到这里,贾平凹喝了一大口茶,声音变得清晰起来:“有一天,我和穆韬通电话,决定编辑《流行病》特刊,联系国内作家,让大家拿笔写文章,为我们国家呐喊,为一线医护人员和全体工作人员加油。我们联系的编剧没有拒绝。其实很多人都写了很久了,没写的人满口答应马上写。很多作家都知道我们编了专刊,他们联系我们,把稿子递了过去。现在,已经有十几个作家获得了‘毛奖’和‘鲁奖’。”贾平凹激动起来,他的文字清晰地表现了一个伟大作家的家和国家的情怀,一个知识分子的悲悯和忧患意识。

(文化)文坛“劳模”贾平凹的春天故事

《共同的战争》特刊由《梅文》杂志和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策划发行,由7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和7位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共同撰写。从新年第三天开始,《梅文》杂志收到了38位作家近40万字的文章,描述了作家们对疫情防控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想,都是珍品和优秀作品。根据计划,《美国文学》杂志出版该刊特刊,陕西师范大学出版公司同时推出图书画册。

(文化)文坛“劳模”贾平凹的春天故事

“我觉得这些书刊是为国家呐喊,为武汉、湖北呐喊的声音,将来会保持历史的记录。”贾平凹说。

在“废弃的首都”之后,“坐一会儿”,然后写城市的主题

采访像贾平凹这样的文坛人士,不能回避发表新作的问题。众所周知,贾平凹是文坛的“劳动模范”。他写了很多年,每两年出一部小说。

在提到新作的出版计划时,贾平凹还是慢吞吞地抽烟喝茶,似乎不愿意多透露。经询问,贾平凹只是接过话来说,他本来打算今年同时出版两本书,打造一个“双黄蛋”和一个“双子星座”,但其中一本目前还不成熟,还不能出版。另一本是小说《坐一会儿》,计划今年六七月份出版。

《坐一会儿》以Xi安为背景,讲述了一群单身女性在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下,生活中相互帮助,内心相互依偎的故事,展现了当下独立女性的风采。这部作品约20万字,计划先在当代杂志上发表,再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我写的是现实生活,也就是中国过去100年发生的事情。老家最早写的,后来扩展到整个秦岭地区,但都是农村和地方题材。在城市生活了40多年,除了《废都》,几乎没有写过城市。严格来说,《幸福》讲的不是城市,而是农民工的生活,所以《坐着》讲的是城市。这本书很长,写了好几年了。”贾平凹不说话的时候总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但一开口就会露出平易近人的笑容。

(文化)文坛“劳模”贾平凹的春天故事

虽然有很多好的作品,但是贾平凹说起自己作品的电影改编似乎很无奈。对于备受关注的小说《强秦》的影视改编,贾平凹叹了口气,说工作两年,不知道怎么样。“因为作品的故事性不强,你看看现在的电视剧。都靠故事,而且都是故事。没有故事很难和好。”

从1987年《商州》出版到2018年《山本》,贾平凹30多年创作了16部小说,但只有3部被改编成影视剧。

关于作品是否更适合戏剧舞台,贾平凹开玩笑地说:“戏剧需要建立。比如《废都》折腾了很多年,一直无法立项。卖了好几次,最后因为做不出一个项目,还没拍出来,后来又卖了。前后做了几次。但事实并非如此。”

国际作品,扎根作家

采访时,贾平凹起身带我们参观了他楼上的书房。这二楼可谓“五颜六色”。书柜和墙上挂着贾平凹的书法,书柜上放着一些裱画。指着墙上的一个字,他念道:“山深凹,每一次日出都是独收。所以朝阳出名,名山频出。在碧云关,谭区有几亩地。结构幽深,开窗潇洒。冒险信义,走进去后稍作休息。即景如学悟,无量戒守。”

“这是甘龙为泰山写的一首诗。山东网友抄袭我的,说你早看到甘龙说你了。”贾平凹回头笑着说。他们笑了。

谈到书法作品展览,贾平凹挥挥手说:“现在年纪大了,兴趣还没出嘴。”但贾平凹对自己文学作品的“走出去”和国际化颇感兴趣。

贾平凹主动谈了自己近年的作品翻译。他说:“这几年翻译作品很多。从2012年到现在,已经翻译了30多种语言,如英语、法语、德语、日语、韩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这些在外面基本都知道。”

事实上,贾平凹的文学作品,以前是国内人喜爱的,现在外国人也喜爱,读者遍布全球。贾平凹曾获得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法国费米纳外国小说奖、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等荣誉,成为国际作家。

作品虽已走向世界,但阅读贾平凹的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都能深切感受到文字背后对中国和当下农村的关怀。贾平凹永远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作家。

熟悉贾平凹的人都知道,早在1996年,他就有了在江南任职的经历,写过《江浙日记》。这段经历对他的创作影响深远。

“当时中国作协说这个年轻人很有才华,但他还得提高。他应该在南方学习提高,所以安排我去江阴做一年的临时工。我基本每天跑步看。通常要提前半个小时才能知道下一个点的去向。”贾平凹意味深长地回忆道。

一年时间,贾平凹走遍江浙一带,一周一县,行程很紧。但这一年,他对江南文化有了充分的了解,并热切地吸收了江南文化的营养,使得他后续的写作受益匪浅。

"南方人聪明、机智、文笔好、勤奋、努力."贾平凹不住地点头。

他还给我们讲了一个他在江阴临时打工的故事。当时江阴与甘肃某县结对,甘肃派50人到江阴训练。结果半年之内,这些人吃不了苦,都跑了。江阴那些人笑(讽刺)说,难怪人家说西北穷。看看这些懒的人。讲到这里,大家都笑了。

不知不觉,已经是中午了。走的时候想给贾平凹点个外卖。贾平凹赶忙笑着说:“不用了,不用了,我等下点饺子。我的饺子比女士们的好。”


标题:(文化)文坛“劳模”贾平凹的春天故事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吉林福音时报介绍

吉林福音时报立足本地,服务市民,是吉林省内比较知名的互联网媒体传播媒体之一,专业的编辑、记者团队为网民提供新鲜、真实、有用的新闻资讯。在吉林福音时报不仅可以看到最快最全的长春新闻资讯和生活信息,还将要闻、焦点、社会、民生、财经、房产、汽车、教育、健康、旅游等一网打尽。特色鲜明、内容丰厚的吉林新闻网让您的视野丰富多彩,让您的生活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