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吉林福音时报”,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吉林长春、吉林、四平、辽源、通化、白山、松原、白城、榆树、德惠、蛟河、桦甸、舒兰、磐石、公主岭、双辽、梅河口、吉安、临江、扶余、洮南、大安、延吉、图们、敦化、珲春、龙井、和龙等各市发生的最新资讯。

主页 > 新闻 > (文化)李调元,明清才子里最接地气的邻家阿哥

(文化)李调元,明清才子里最接地气的邻家阿哥

来源:吉林福音时报作者:阙永春更新时间:2020-10-17 21:36:01 阅读:

本篇文章2877字,读完约7分钟

作为清代的文学家、诗人、戏剧理论家和藏书家,李调元被选为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四川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传统文化学院教授王川认为,这是综合考虑的结果:“就整个清朝的文化史而言,李调元是一个有代表性的文化人物;就四川历史而言,李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人物之一。说到他,我们不能给他很多头衔,比如文献学家、版本目录、作家、语言学家、文学理论家、教育家、曲艺家、美食家等等。”“李为弘扬我们的四川文化,特别是复兴蜀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促进了四川文化的全面繁荣,对我们的四川文化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他还组织了一个川剧班,重点支持和大力推动川剧的崛起,将独到的见解融入到川菜、江南菜系等饮食文化中,编出了第一个川菜菜谱,对当地文化的弘扬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王川用一句话评价李:“整理蜀文学,振兴农村文化。”

(文化)李调元,明清才子里最接地气的邻家阿哥

一四士二宅三翰林

在四川省洛江县,清代李的才子之家,“一家四子,两府三院士”,几乎是家喻户晓。清乾隆七年(1742年),李调元的父亲李华南考上了进士。后来,李调元和他的两个堂兄弟李定远、李继元也考上了进士,三兄弟都考上了翰林。

李早年就读于涪江书院,“国学第一”。甘龙二十四年(1759年)入晋江书院,与重庆的何希言、成都的张和林、内江的蒋二长、中江的孟鲁国、汉中的张云谷并称“晋江六大家”。在清代四川文坛,李、、遂宁、被统称为“清代巴蜀三杰”。

王川一生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经历发现,李袁迢的上半段比较顺利。“因为他家的学术出身,他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289岁就中了进士,非常了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李被任命为翰林,任吏部文选司司长。后来还担任广东乡试副考官、考官、广东学生。

因为正直,李被称为“铁人”。”是一位诚实的教育家和政治家。在任期间,他关心公众,积极发展当地经济和社会。比如他去广东当了两年学者,任职期间办了一所学院,注重培养人才,促进了广东省教育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地方学习成为一种普遍的做法。现在在广州、电白县等地,都有关于李调元的传说。人们对他的怀念也反映了他作为教育家的本色。”王川介绍。然而,保存蜀文学,复兴巴蜀文明,李的仕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49岁那年,李屌渊因被汉奸陷害,被判有罪,送往新疆伊犁。”幸而直隶总督袁守东及时相助,并以李牧年事已高,需要赡养为由,朝廷允许李出两千银子赎罪,然后被押往涿州(今河北涿县),放归故里。

(文化)李调元,明清才子里最接地气的邻家阿哥

李回到四川后,清楚地看到了清朝官场的腐败。"回来后,他专注于文化21年."比如早年在北京做官时,参与了乾隆《四库全书》的编纂,收集了大量手稿。李自己写了《汉海》,一部大型的文献集,还有续集《汉海》。“致海信,来自韩曙,意味着他收集了尽可能多的四川文献,这对保存蜀文学、振兴巴蜀文明有着重要的历史贡献。”王川说。

(文化)李调元,明清才子里最接地气的邻家阿哥

李一生著述极为丰富。根据杨茂秀先生的《李彩桦村年谱》,共有130种。著有《铜山诗集》、《铜山文集》、《愚翁词》等文学作品,还有《雨村诗》、《雨村词》、《雨村曲话》、《雨村华福》等诗学、戏剧、文学理论著作。

此外,被罢官回家的李,还在洛江县南村修建了“万卷楼”,藏书10万册的巨型图书馆,被当时人们称为“淅川第一馆”,堪比浙江天一阁。不幸的是,这座珍贵的图书馆在嘉庆五年(1800年)被一场人为的大火烧毁了。悲痛欲绝的李用双手捧起装在丝绸袋子里的书灰,将它埋在黄土中,取名为“书墓”。之后,他没能病倒,死于嘉庆八年(1803年),一代名儒从此陨落。

(文化)李调元,明清才子里最接地气的邻家阿哥

是川菜和川剧之父

李调元不仅为巴蜀文化的复兴和清代学术的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在保存、发展、传播和弘扬民间文化方面也发挥了巨大作用王川说,他编辑出版了父亲李华南的饮食专著《卢星原》,被广泛认为是四川历史上第一部饮食专著。“这本书其实不是李调元写的。这是他父亲许多手稿的浓缩本。他加入了自己的一些经历和看法。”

原来,他的父亲李华南在江南旅游时,收集了大量江浙地区的烹饪材料。李整理了这些手稿,并与他在广东和京都学习的烹饪方法,他写了一本书“觉醒花园记录”,致力于饮食文化。由于李对的系统梳理,川菜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被后人尊为“川菜之父”。王川直言:“这本书对弘扬我们的川菜文化,使川菜成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化)李调元,明清才子里最接地气的邻家阿哥

除了美食,李还擅长歌剧。回到洛江县故里兴远,开设川剧音乐班,亲自将元代杂剧和一批明清传奇剧本移植改编成川剧,并搬上舞台。他经常“在谭班班班把自己打成歌手”,带着剧团去成都、绵州等地演出。李的七首独特的诗《听登曲》中提到,他曾带领昆曲班在绵州州府江莲池街区演出登喜曲和昆曲。摘要:李提出“中国戏曲要合乎人情”,即要多反映人的感情,要以人为本,“要个性成长”,要有创新精神。

(文化)李调元,明清才子里最接地气的邻家阿哥

李还写过很多川剧剧本,包括《春秋搭配》、《梅姜角》、《花田错》、《哭解传》等。,他对梨园弟子的教导也被记录下来。”对川剧的推广,极大地促进了中原文化和中国文化在四川的传播和本土化,也促进了川剧的复兴。他对川剧的贡献得到了人们的尊重和肯定,被尊为川剧之父也不为过。”从这一点来看,王川认为李袁迢很了不起。“他既有高雅文化又有通俗文化,对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都做出了贡献,包括春雪和下巴丽人。他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实践性推广,不仅促进了蜀文学的整理、巴蜀文化的传播,而且还普及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十分显著。”

(文化)李调元,明清才子里最接地气的邻家阿哥

挖掘当代价值,强化知识产权发展

在王川看来,李袁迢不仅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而且是一个脚踏实地、生活有趣的邻家哥哥。“你越研究他,越能发现他不像那些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历史人物,也不像其他有才华的人那样有很多花边新闻和风流韵事。他是清明最踏实的邻居。”

王川希望读者理解李调元。“第一,认识到热爱自己的民族、故乡和文化是我们一切事业的基础;第二,要学习李能亲自传播和继承传统文化。比如在传播方面,他办川剧班教孩子唱戏,还编改戏曲书。在传承上,李在洛江的家训是“谦让而活,必行善举”。他言传身教,儿子也是有名的学者。第三,热爱传统文化,热爱故乡文化,一生从事传统文化研究。他对学术的尊重和对辍学文化的贡献值得学习。”

(文化)李调元,明清才子里最接地气的邻家阿哥

目前,德阳市有李纪念馆、兴园、李读书台、李祠堂墩本堂摩崖石刻、李祠堂家族纪念碑等。绵阳市有李的出生地大院、万卷楼遗址、书冢和读书台等。在李入选第二批历史名人之后,王川期望四川文化旅游能够增加李的知识产权开发,挖掘历史名人的当代价值。“李调源有很多文章可以做,可以通过各种传承和转化来促进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促进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发展。”

(文化)李调元,明清才子里最接地气的邻家阿哥

王川简介

王川,男,1969年生,四川乐山人,四川师范大学“石山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现代经济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教育部第五届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8-2022),省内第十一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第十二批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第三届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等职称和荣誉,并兼任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四川巴蜀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民间文学艺术协会副会长。

(文化)李调元,明清才子里最接地气的邻家阿哥


标题:(文化)李调元,明清才子里最接地气的邻家阿哥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吉林福音时报致力于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吉林今日头条新闻,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吉林福音时报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吉林福音时报介绍

吉林福音时报立足本地,服务市民,是吉林省内比较知名的互联网媒体传播媒体之一,专业的编辑、记者团队为网民提供新鲜、真实、有用的新闻资讯。在吉林福音时报不仅可以看到最快最全的长春新闻资讯和生活信息,还将要闻、焦点、社会、民生、财经、房产、汽车、教育、健康、旅游等一网打尽。特色鲜明、内容丰厚的吉林新闻网让您的视野丰富多彩,让您的生活更加便利。